专栏肺癌病人的临终疗护
一、肺癌病人的缓和疗法
(一)手术疗法 资料表明,80%~85%的肺癌病例在发现或确诊时已失去了首选手术时机,所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正确处理很重要。手术适应症为已确诊为肺癌,没有绝对手术禁忌症者;临床高度怀疑肺癌,但不能获得病理、细胞学诊断,需予剖胸探查者;部分中、晚期肺癌不能施行根治手术,为缓解症状、减轻痛苦而行缓和疗法者。但如果有远处转移、上腔静脉阻塞、喉返神经或膈神经麻痹、癌性胸水以及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不全者,则不宜进行手术。手术切除的原则为切除原发灶及相应的各线淋巴结,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肺组织。
(二)放射疗法 放疗可与手术、药物疗法结合,以便取得较好的疗效。一般认为未分化癌对放疗敏感,鳞癌次之,腺癌最差。根治性放疗适用于确诊肺癌但不能或不愿手术者、胸部探查不能切除或病灶尚局限者以及未分化癌。术后放疗适用于支气管切断端有癌浸润者、病理检查淋巴结有癌转移者以及胸腔或纵隔内有癌残余者。
(三)化学药物疗法 化疗对肺癌治疗技术进展较快。一般因确诊时90%已有区域淋巴结或远处转移,20%~30%左右已有脑或骨髓转移,单纯手术疗法后5年存活率仅0~5%。但是它对化疗敏感性高,有效率超过50%,因此对小细胞性肺癌在治疗上以化疗为主导,手术和放射为辅。
(四)其他疗法 肺癌还可以通过免疫疗法、中医中草药、热疗、冷冻疗法及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等进行治疗。选择性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是近年应用放射性介入治疗晚期肺癌的又一新途径,近期有效率达86.6%~94%。
二、肺癌病人的临终疗护
(一)咳嗽的控制 肺癌病人常因咯血痰而精神紧张甚至恐惧,应予以安慰,但同时应预测大咯血的危险性并作好抢救准备。剧烈咳嗽会妨碍病人睡眠和消耗体力,可给止咳药和安眠药。
(二)咯痰的控制 为减少病人呼吸道内分泌物潴留,可给予雾化吸入并用体位引流,促进痰的咯出。对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应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无力将痰咯出或有意识障碍时,可予以吸痰。
(三)呼吸困难 观察病人呼吸状态,及时预测、发现其异常。对病人施行动脉血气分析,了解其换气功能并给适量的氧。夜间可用面罩给氧,白天及进食时可用鼻导管给氧。
(四)舒适的体位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的体位,为预防褥疮应定时翻身拍背,按照褥疮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必要时使用圆垫、气垫褥子。
(五)疼痛的控制 肺癌病人出现疼痛时已多属晚期,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肺癌的疼痛多很剧烈,使得病人难以入睡,不断喊叫,辗转不安。但是按“三阶梯止痛”给药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此外可配合心理止痛方法,如听音乐或与家属聊天等,可使肺癌临终病人减缓疼痛。
(摘自《临终关怀》第四十二章《肺癌病人的临终关怀》第二节)
作者简介本专栏持续更新
精彩不容错过!
作者孟宪武,年天津市生人,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临终关怀杂志》常务副主编。曾从事过内科、外科等医学临床诊疗工作,现主要从事临终关怀学、医学伦理学和人类死亡学的研究、教学和临床工作。代表著作有《安乐死之辩证观》、《人类死亡学论纲》、《话说临终关怀》、《中国临终关怀研究》等,主编或合写专著18部,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临终关怀学和医学伦理学领域中有一定的影响。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