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
复发性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方案有限,预后不佳,联合用药可能会改善疗效。贝伐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单抗,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而伊立替康是一种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产生抗肿瘤作用。两者均尝试用于恶性肿瘤,包括胶质瘤的化疗。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肿瘤研究所的TanjaMesti等应用贝伐单抗和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复发的恶性胶质瘤。该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于年3月的《RadiolOncol》。
复发性恶性胶质瘤的治疗方案有限,预后不佳,联合用药可能会改善疗效。贝伐单抗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单抗,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作用。而伊立替康是一种喜树碱的半合成衍生物,可特异性地与拓扑异构酶I结合,产生抗肿瘤作用。两者均尝试用于恶性肿瘤,包括胶质瘤的化疗。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肿瘤研究所的TanjaMesti等应用贝伐单抗和伊立替康联合治疗复发的恶性胶质瘤。该Ⅱ期临床试验结果发表于年3月的《RadiolOncol》。
该试验共纳入年8月至年11月的19例成人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患者,平均年龄44.7岁,男性占73.7%,ECOG-WHO体能状况评分0-2。19例患者包括13例胶质母细胞瘤,5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和1例间变少突星形细胞瘤。除1例患者外,其余均已经历标准的手术切除加放化疗。全组患者每两周接受贝伐单抗(10mg/kg)和伊立替康(mg/m2或mg/m2治疗。然后评估患者临床状况、药物毒性反应、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期(OS)。3个月后影像学随访证实,9例患者对联合化疗有反应,其中1例完全反应,8例部分反应;7例患者疾病稳定,3例患者肿瘤进展。中位PFS为6.8个月(95%可信区间[CI]:5.3-8.3),6个月PFS为52.6%。中位OS为7.7个月(95%置信区间:6.6-8.7),6个月和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8.4%和31.6%。治疗过程中有16例出现轻度血液系统毒性(1–2级),没有观察到严重的毒副作用、血栓栓塞事件和颅内出血等。
该研究表明,对复发性恶性胶质瘤治疗,贝伐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是一个可选用的化疗方案,副作用轻,其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图1.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率(PFS)。
图2.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S)。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