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并发病症

心肌梗塞误诊为胃炎医院承担主要责任

导读:

1、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住院死亡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再灌注时代即溶栓或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5%左右。

2、心肌梗塞疼痛部位和特征有时需要与胃炎等上腹部疼痛进行鉴别诊断,这是临床医事人员的基本执业素质。

3、医事人员未尽到鉴别诊断的注意义务,由此导致的损害后果由医疗机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心肌梗塞抢救争分夺秒,延迟抢救导致的损害后果,医疗机构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基本案情

年6月24日下午,患者赵某在办公室写材料时出现胸闷、医院就诊,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后壁心肌缺血型改变;心电向量图正常,临床诊断为胃炎,相关医师按照胃炎开具处方。

年6月25日早6时许,患者赵某起床后胸痛、胸闷突然加剧,医院就诊,后结合心电图检查结果诊断患者的病情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高血压病3级,KILLIPI级、高血压3级;11时20分执行尿激酶针万u静脉溶注(溶栓),下午4点57分患者出现意识丧失、颜面青紫、呼吸减慢等症状,经抢救无效6时宣告死亡。

争议焦点

1、心肌梗塞误诊为胃炎的责任几何?

医疗行为分析

医院:

①对心电图改变是心肌梗塞先兆症状没认识;

②未掌握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鉴别要点;

③把心肌梗塞波及到上腹部的症状误当胃痛处理;

④应让患者留院观察不应让回家等过错;

医院:

①虽然对心肌梗塞诊断明确,但重视不够,未做到优先抢救危重病人的原则,把危重病人(尤其是心肌梗塞)和一般病人一样对待,违背了抢救原则,延误了治疗时间;

②决定收住院后应有医护人员用担架或推车将病人送入病房,不应当让病人自己上下楼梯步行去病房,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③应当把病人收住重症监护室(ICU)有利于抢救,但院方未这样做;

④溶栓药物给的较晚,住院2小时35分才给溶栓治疗,延误了抢救时间等过错。

结论为医院诊断错误处理错误;医院诊断正确、医疗行为有过失、抢救措施不力。

注:心肌梗塞患者急性期住院死亡率过去一般为30%左右,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再灌注时代即溶栓或介入治疗后进一步降至5%左右。

法律责任分析

1、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

2、医院接诊医生对心电图改变是心肌梗塞先兆症状没有认识、不掌握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鉴别要点,违反“当遇到具备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的患者时,虽然心电图的改变不够典型或不支持这个诊断,仍不能遽然除外心肌梗塞,相反,对这种病例仍应依照对待一般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原则进行必要的治疗措施,方为安全妥当”的诊疗原则,把心肌梗塞波及到上腹部的症状误当胃痛处理,诊断错误、处理错误,如果医院能够及时发现患者有心肌梗塞先兆并要求患者留院观察、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其避免发生心肌梗塞,故医院具有一定过错,应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3、医院在患者9时左右门诊诊断结果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高血压,门诊医生遂让到住院部住院。急诊室或门诊负有特别的抢救义务,在诊断患者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后,应按照诊疗心肌梗塞的规范、常规—停止一切活动,绝对卧床休息,并加强住院前的就地处理原则,由医护人员用担架或推车将病人送入病房,医院后30分钟内溶栓。正是由于医院违背抢救原则延误治疗时间、让患者自己上下楼梯步行去病房加重心脏负担、在医疗服务合同建立后两个多小时才给予溶栓治疗,延误了抢救时间,才导致患者的病情有门诊诊断时的心肌梗塞(只是造成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而演变为心肌梗死(导致心肌坏死、心肌酶增高),并最终导致其死亡的后果发生,对此,医院具有主要过错,应承担主要责任。

判决

判决结果

1、判决医院承担30%赔偿责任,赔偿原告经济损失.3元。

2、判决医院承担50%赔偿责任,赔偿原告经济损失.5元。

浙江鑫目律师事务所“三鼎”医疗纠纷法律团队--一群由前医师、现律师及司法鉴定人员组成的医事法律队伍。凭借司法鉴定、医学技术及法律专业三合一的专业优势,面向从事医疗纠纷的律所、律师及当事人,提供医疗纠纷中的医疗技术专业咨询服务。我们团队秉承“鼎心、鼎力、鼎责”为当事人服务。

联系--.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是怎么引起的
白癜风早期症状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bfbz/105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