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如何生一个健康宝宝
?
今天是世界肝炎日,我国作为一个乙肝大国,预防母婴之间的乙肝病毒传播,刻不容缓。乙肝的妈妈如何保护自己的宝宝,使他免受乙肝的威胁呢?
我国慢性乙肝感染者有1亿多人,也就是说,每10个人里面就有1个人感染乙肝病毒。
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重要途径,很多感染乙肝病毒的女性总是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孩子。
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乙肝感染者怀孕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如何最大限度阻断母婴之间的传播。
三种传播途径乙肝一般通过三种途径从妈妈传给宝宝。
产时传播
在分娩时由于胎儿的皮肤、黏膜擦伤或胎盘损伤,导致母亲血液中的病毒通过破口传播给新生儿,在这一过程中,婴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性最大,被传染的几率也最高。
宫内传播
婴儿在子宫内因接触乙肝病毒而被传染,宫内传播感染率不到3%,多见于体内病毒复制活跃的孕妇。
产后传播
主要指母乳喂养时,婴儿吞下有病毒的乳汁,或者母亲乳头上有伤口,新生儿吞下少量母亲的血液所造成感染。
孕期需要注意什么?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女性打算怀孕前,应由专科医生做肝功能检查,如果肝功能正常可以怀孕。如果肝功能有异常,应该首先吃药治疗,肝功能正常后,应至少停药6个月以上,而且肝功能保持正常,才可以怀孕。
怀孕后,需谨慎使用各种药物,必须定期检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至少每1~2个月复查1次。如果出现明显的疲乏、食欲减退、尿色深黄、眼睛发黄等表现,医院就诊。
以前认为,孕晚期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阻断母婴之间的传播。新的研究表明,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无预防母婴传播的作用。
剖宫产顺产都可以既往认为剖宫产可减少母婴传播,然而近期研究表明,经正规预防后,剖宫产与自然分娩的感染率没有明显差异。若孕妇没有其它顺产的禁忌证,应该优先选择阴道分娩。
生后预防接种很重要乙肝妈妈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必须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0、1、6个月各1针,一共3针)。
早产儿须在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一次。而且,通常需要接种4针乙型肝炎疫苗:生后接种第1针,从预产期开始算0、1、6个月各接种1针。如果出生体重不满2.5公斤,需等体重达2.5公斤时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母亲没有乙肝病毒感染,但是家里有其他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而且有可能与新生儿密切接触的话,新生儿最好也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
正规预防后,可以母乳喂养WHO报告:新生儿经正规预防后,母乳喂养不会增加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的危险性。感染乙肝病毒的新妈妈,可以正常进行母乳喂养,不需要查验乳汁中的乙肝病毒含量,但应当养成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
打完疫苗要随访孩子需要验血,检查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以及是否有乙肝病毒抗体,随访时间在打完第3针疫苗后1个月(也就是7个月大的时候)至1周岁都可以。
如果验血结果提示孩子体内有足够的乙肝病毒抗体,以后无需每年随访。若抗体较弱,需要再加强接种1针乙肝疫苗。
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并严格接种疫苗,母婴之间的传播是可以阻断的。所有的妈妈都可以生下健康的宝宝。
责任编辑:张菁媛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手段,孕期是否可以接种乙肝疫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