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并发病症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需要辅助放疗吗

↑点击上方蓝色“医学界肿瘤频道”加    

  HancockJG等评估了术后单纯辅助化疗、放疗或放化疗在I-III期R1切除NSCLC患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辅助放化疗可显著改善所有分期患者的总生存状况,而单纯化疗、放疗的作用有限。但是在此项研究中,放疗照射剂量普遍偏低(≥10Gy)。既往的研究结果显示,放疗照射剂量低于50Gy往往不足以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而剂量高于74Gy又会显著增加放疗毒性相关的死亡风险。因此,NCCN指南推荐的放疗剂量范围为50-74Gy。

  目前,对于手术未完整切除的NSCLC患者,术后放疗(PORT)被推荐用来改善肿瘤的局部控制和患者生存状况。NCCN指南推荐指出,可根据残留病灶范围、淋巴结状态和疾病分期在经选择的患者中应用PORT。然而,这些推荐均基于较低水平的共识证据,目前PORT在未完全手术切除NSCLC患者中的作用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

  既往的非随机研究结果显示,PORT可改善病理上N2受累的NSCLC患者生存。但先前的研究结果亦显示,对于病理分期为N0-1的手术未完整切除的患者,PORT增加患者死亡率,因此对于这部分患者,PORT不再作为常规推荐。然而,目前针对N0-2且未完整切除的NSCLC患者,仍缺乏评估PORT在这部分患者中作用的研究。

术后放疗仍然存在争议       

  为此,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的WangEH及其同事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主要入组来自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病理分期为N0-2、AJCC分期为II或III、接受肺叶或全肺切除且具有阳性手术切缘的NSCLC患者,患者术后接受外照射放疗(50-74Gy)或单纯观察。例入组患者中,例(35.6%)接受了PORT。多变量逻辑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与PORT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小于60岁、在非学术机构治疗、疾病早期诊断、较短的出行距离、较低的淋巴结分期和接受化疗。经地理区域和临床病理特征调整后的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PORT与较好的总生存时间相关(HR,0.80;95%CI,0.70to)。亚组分析结果显示,PORT可改善所有淋巴结分期患者的总生存。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第95届美国胸外科协会会议上,来自杜克、斯坦福和马尔马拉大学的研究者同样利用来自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他们的研究结果显示PORT并不能为I/II期手术切缘阳性的NSCLC患者带来获益。因此,他们建议对于早期的NSCLC患者,需采取更为积极的手术切除,如全肺切除。

  总之,PORT在肿瘤局部控制中的确发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在手术未完全切除NSCLC患者中的作用仍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临床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准确把握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在经选择的部分患者中应用PORT。同时仍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针对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设计一种新的分期系统,以便在今后更好的开展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OhguriT,YaharaK,MoonSD,etal.Postoperativeradiotherapyforin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bfbz/113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