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的MDT诊疗实例
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是以患者为中心,多个相关学科专家共同参与,根据患者的一般特点、肿瘤分型、病理分期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对肿瘤患者的治疗进行决策。
中国医院乳腺癌MDT团队成立于年。近3年来,率先在辽宁省内定期对乳腺癌病例组织讨论,多学科专家集思广益,各取所长,密切协作,解决了很多困扰临床医生的治疗难题。MDT的开展,不仅显著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也提高了辽宁省乳腺癌规范化诊治水平,使该团队在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具有深远影响。
本次病例MDT专家组:中国医院乳腺外科金锋、李继光、吴云飞、郑新宇教授;肿瘤内科滕月娥教授;超声诊断科王学梅教授;放射诊断科黎庶教授;放射治疗科李光教授;病理科米小轶教授;整形外科韩思源教授
MDT诊疗过程
病例简介女性,65岁。年11月发现右
乳肿物伴皮肤破溃,右腋窝及右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胸部CT示双
肺多发转移结节。右乳肿物穿刺
活检病理示:右乳浸润性导管癌,
Ⅲ级,雌激素受体(ER,-),孕
激素受体(PR,-),人表皮因子
受体2(HER2,±),Ki67≥75%,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25%浆膜(+),CK5/6(+)。
诊断:右乳癌(T4N3M1,Ⅳ期,
肺转移)。
家族史:妹妹患结肠癌;父亲患
食管癌。
1MDT讨论1:晚期一线治疗方案乳腺外科、肿瘤内科:该患者为首诊Ⅳ期乳腺癌,乳腺
原发灶巨大并伴肺转移,肿瘤负
荷重,预后差,初诊时无手术指
征,首选全身治疗。对于晚期乳
腺癌的一线化疗应根据诊疗规范
及既往治疗,对于未接受过标准
蒽环、紫杉类药物的患者,如果
体能状态好,可选择二者的联合
治疗。
解救治疗年11月起,给予TE(紫杉醇
+表阿霉素)方案化疗4周期,2周
期后乳腺病灶部分缓解(PR),
肺病灶达完全缓解(CR),4周期
后乳腺病灶迅速增长(图1),疗
效评价疾病进展(PD),一线治
疗至疾病进展时间(TTP)3个月。
年2月,给予NX(长春瑞滨+
卡培他滨)方案1周期。
由于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出现乏力、
发热,化疗第3天因无法耐受副反
应而自行停药,二线治疗失败。
2MDT讨论2:紫杉、蒽环失败后如
何选择铂类获益患者?
病理科:
该患者ER、PR、HER2均阴性,
EGFR、CK5/6阳性,为基底细胞样
乳腺癌,此类型占三阴性乳腺癌的
80%左右,侵袭性强,易发生内脏
转移,预后差。对患者肿瘤组织
进行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
1/2检测,发现存在BRCA1突变。
在BRCA1突变相关的乳腺癌中超过
75%为基底细胞样癌,BRCA1突变
相关的乳腺癌对铂类敏感。
肿瘤内科:
在紫杉、蒽环及卡培他滨治疗失败
后,含铂方案应该成为后续全身治
疗的首选。由于三阴性乳腺癌是异
质性疾病,并非所有患者均对铂类
敏感。在二线治疗失败后,如何为
患者精准地选择三线治疗方案,成
为困惑临床医生的难题。
GeparSixto及TNT研究结果提示,
铂类药物对BRCA1/2突变的三阴性
乳腺癌具有良好的疗效,因此,在
应用铂类之前建议患者进行BRCA
1/2突变检测。在确认患者肿瘤组
织存在BRCA1突变后应用GP(吉西
他滨+顺铂)方案进行三线治疗。
下一步解救治疗患者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紫杉、
蒽环耐药;NX方案治疗失败。
行肿瘤组织BRCA1/2检测,存在
BRCA1突变。年4月,给予
GP方案化疗4周期,2、4周期后疗
效评价(图2)均为PR。
3MDT讨论3:下一步治疗方案制定
乳腺外科、肿瘤内科:首诊Ⅳ期乳腺癌的原发病灶手术治
疗是否带来生存获益目前存在较大
争议,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指南推荐,在局部肿瘤
可完全去除且转移灶病情不危及生
命的情况下,对于有需求减轻痛苦
症状的患者,在全身系统治疗有效
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原发灶的手术,
但腋窝淋巴结清扫并不能延长生存
期。该病例通过GP方案化疗有效,
乳腺病灶达PR,肺转移灶达CR,
目前可考虑进行原发灶姑息性手术,
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术后继续给
予GP方案全身治疗,以延长患者的
TTP。
放射治疗科:
患者目前全身治疗效果较好,建议
先行乳腺病灶局部手术治疗,术后
再给予胸壁及区域淋巴结放疗,以
巩固疗效,降低局部复发风险。
整形外科:
患者经过全身系统治疗,乳腺病灶
缩小显著,残存病灶未侵及胸壁,
可以行乳腺原发灶及受累皮肤完整
切除,建议应用腹直肌皮瓣修补缺
损皮肤组织。
影像科:
对于乳腺癌病灶评估,尽量采用乳
腺增强核磁共振(MRI);对肺转
移灶及肋骨是否浸润的评估,建议
做增强CT。尽量保持随访手段的一
致,避免不同检查手段带来的偏差,
便于对疗效进行准确评估。
后续治疗
根据MDT讨论结果,于年7月
15日行姑息性右侧全乳房切除术+
左侧带蒂腹直肌皮瓣转移缺损修
补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
导管癌,Ⅲ级,皮肤安全缘及肌
肉安全缘未见癌,ER(-),PR
(-),HER2(-),Ki67(40%)。
术后予GP方案化疗1周期,因Ⅲ度
血小板(PLT)下降改单药吉西他
滨化疗2周期。年11月起行右
侧胸壁及右侧锁骨上下区放疗各
50Gy,右腋窝放疗60Gy。后定
期复查。
年4月,出现右上臂皮下多发
结节,穿刺病理示:乳腺癌转移,
ER(-),PR(-),HER2(-),
Ki67(50%)。
年6月始予GP方案化疗2周期,
由于出现Ⅲ度PLT下降,改单药吉
西他滨化疗2周期,最佳疗效为稳
定(SD)。
年12月MRI提示右上臂结节
增大,疾病进展,其后给予NP
(长春瑞滨+顺铂)方案化疗2周
期及CMF(环磷酰胺+甲氨蝶呤+
氟尿嘧啶)方案动脉灌注化疗2
周期,效果均不佳。年5月
肺内病灶进展,右上臂结节增大,
但患者拒绝进一步静脉化疗,仅
给予卡培他滨口服治疗,随访至
今生存时间为33个月。
1ATE方案治疗基线1BTE治疗2周期后1CTE治疗4周期后
2AGP方案治疗基线2BGP治疗2周期后2CGP治疗4周期后
MDT病例诊疗总结
采用MDT的模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一种乳腺癌治疗的新模式。本病例是乳腺癌MDT模式成功治疗的典范。从该病例诊断的确定、精准化方案的制定、全身及局部治疗的合理安排以及疗效评估等多层面的管理,MDT模式始终贯穿于治疗的始终。MDT的模式使多学科专家能够以患者为中心,应用循证医学证据,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也正是由于MDT的实施,使多学科密切协作,发挥各自特长,最终确保乳腺癌综合治疗水平发挥极致。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8月27日B3版晓蔓整理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