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检测指标说明汇总
想了解更多基因资讯和医学动态! MET在肺癌中有时突变和(或)扩增,其扩增率在肺腺癌中约4.1%,与年龄、性别、分期、吸烟状况及脑或肝转移无关,是很多肿瘤,包括NSCLC的预后不良因素。因此,MET是肺癌中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分子靶标,设计基于MET特征的临床试验将至关重要。
研究显示,约50%的患者经过EGFR-TKI治疗有效后出现的获得性耐药是位于EGFR基因20号外显子的第号位点的蛋氨酸被苏氨酸取代(TM突变),20%的EGFR抑制剂耐药是由于Met基因扩增,这支持双重抑制Met/EGFR的治疗策略。
MET扩增抑制剂有XL、ARQ-和Metmab等。目前亟待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具有良好疗效者的生物学特征。MetMAb联合厄洛替尼使MET受体阳性患者获益MetMAb是一种MET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结合Met受体的单价单克隆抗体,年ESMO年会上Spigel报告的OAM研究是一项比较Metmab或安慰剂联合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
10、PDGFRα表达
指标说明: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及其配体PDGF,以及血管生长因子,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细胞间隙液压等诸多因素构成酪氨酸激酶信号家族,PDGF是一个有4个异构体的二聚体蛋白,结合在两个结构上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胞外结构域PDGFRα和PDGFRβ。PDGF的经典靶标是同时表达α和β受体的间质成纤维细胞;无论是正常细胞还是恶性肿瘤细胞,其细胞间隙压都受到成纤维细胞的PDGFR-β信号通道控制,对于实体肿瘤,细胞间隙压力是阻滞化疗药物输送的屏障,细胞基质功能失调、非正常毛细血管成分结构、淋巴细胞及胶质黏连,以及成纤维细胞收缩导致的细胞间隙的改变等都可导致细胞间隙压力的增大。这种压力改变,往往通过PDGFR-β抑制剂发生逆转,细胞基质中PDGF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预后成负相关。
11、PDGFRβ表达
指标说明: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及其配体PDGF,以及血管生长因子,细胞凋亡抑制因子,细胞间隙液压等诸多因素构成酪氨酸激酶信号家族,PDGF是一个有4个异构体的二聚体蛋白,结合在两个结构上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胞外结构域PDGFRα和PDGFRβ。PDGF的经典靶标是同时表达α和β受体的间质成纤维细胞;无论是正常细胞还是恶性肿瘤细胞,其细胞间隙压都受到成纤维细胞的PDGFR-β信号通道控制,对于实体肿瘤,细胞间隙压力是阻滞化疗药物输送的屏障,细胞基质功能失调、非正常毛细血管成分结构、淋巴细胞及胶质黏连,以及成纤维细胞收缩导致的细胞间隙的改变等都可导致细胞间隙压力的增大。这种压力改变,往往通过PDGFR-β抑制剂发生逆转,细胞基质中PDGF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与预后成负相关。
12、PTEN表达
指标说明:
PTEN编码基因是继p53基因后另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PTEN通过对PIP3的抑制,对AKT通路起负调控作用。肿瘤组织中常见该基因发生突变,癌组织中AKT2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TEN蛋白的表达越弱,AKT2蛋白的表达就越强,提示癌组织中AKT2的蛋白激活与PTEN蛋白的低表达和失活密切相关,从而也证实了AKT通路被PTEN负性调控,PTEN蛋白的失活可能对AKT2丧失调控能力,从而使细胞恶性转化和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癌的发生。NSCLC中PTE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随NSCLC分化程度的降低、TNM分期增高而降低,对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蛋白水平表达越低,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之一。
13、RET基因融合
指标说明:
年2月,《自然·医学》(NatMed)杂志连续有3篇短讯(BriefCommunications)报告了肺癌中的RET融合基因及其临床意义。这与之前朱(Ju)等在《基因组学研究》(GenomeRes)杂志上发表的肺癌KIF5B-RET融合基因的报道一致。这些研究明确提示,肺癌中存在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新分子亚型——RET融合基因型肺癌。融合基因KIF5B—RET,其阳性患者多为不吸烟或很少吸炯的腺癌患者。其存在与其他已知的基因改变如EGFR、K—Ras、ALK等相互排斥,提示KIF5B—RET是一种新的致癌驱动突变,是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诊断与治疗的一个分子靶点。
14、VEGFR1、VEGFR2、VEGFR3表达
指标说明:
VEGF家族是一种高度特异的血管内皮有丝分裂原,通过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转导,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刺激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VEGF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为:(1)选择性增长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促进血管形成;(2)升高血管尤其是微小血管的通透性,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新生毛细血管网的建立提供营养;(3)促进肿瘤的转移。
抗VEGF治疗肺癌研究进展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tin)的体外实验证明,其对接种Lewis肺癌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免疫组化表明内皮抑素能阻断血管生成,并通过抑制血管生成使肿瘤处于休眠状态,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血管生成抑制剂有较好的特异性,剂量小,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不易发生耐药,目前已有多种药物被FDA批准,近30种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别进入Ⅰ~Ⅲ期临床试验VEGFR-2在NSCLC中高表达,阳性率为63.1%,且该基因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袭有显著相关性(P〈0.05)。VEGFR-2的表达与NSCLC的预后相关,阳性表达该基因的患者的平均中位生存期比阴性表达的患者长12个月(P=0.)。VEGFR-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15、ALK基因融合
指标说明:
EML4-ALK是肺癌诱发基因之一。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rcinoma,
NSCLC)患者中EML4-ALK表达阳性率约为3%~8%。EML4-ALK融合基因存在多种不同结构的变异体,其中3种变异体占大多数,其他变异体相对较少。新近的临床研究发现,EML4-ALK阳性率和患者是否吸烟高度相关,也与年龄、腺癌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KRAS基因是否突变等因素相关。其中不吸烟或轻度吸烟的NSCLC患者EML4-ALK阳性率高达9.4%,而在吸烟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只有2.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EML4-ALK表达阳性与EGFR、KRAS突变呈负相关。在NSCLC患者中EML4-ALK表达和EGFR、KRAS突变很少同时存在。EML4-ALK的抑制剂Crizontinib已经与年获得FDA批准上市。取得了较好的疗效。EML4-ALK现已成为NSCLC治疗的新靶点,EML4-ALK抑制剂为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方
案,也可作为不能耐受化疗的患者的治疗药物。
16、ROS1基因融合
指标说明:
ROS1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染色体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个分子亚型。在体外细胞实验ROS1基因重排可导致癌基因ROS1融合激酶的表达,以及增强对ROS激酶抑制剂的敏感性.crizotinib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MET,ALK和ROS)抑制剂,Crizotinib在ROS1基因重排NSCLC中显示了非常明显的抗肿瘤活性。类似ALK,ROS可以鉴定出患者是否适合crizotinib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