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微波消融
肿瘤微波消融治疗
不少病友和家属经常会问射频消融与微波消融的区别在哪?为此,小编就特做这一期内容,科普大家知识,希望对大家理解和选择治疗手段有所帮助。
1.什么是微波消融治疗?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作用于肿瘤组织时由于肿瘤组织自身吸收大量的微波能,使得被作用的肿瘤组织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量,肿瘤因高热而瞬间热凝固坏死。肿瘤的微波消融治疗是实体肿瘤局部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在CT引导下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条件下将微波消融针经皮穿刺进入肿瘤组织,通过微波消融天线产生高热的原理使肿瘤组织坏死,失去活性,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微波治疗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相比射频消融技术,微波消融系统属于开放系统,无需体外电极板、消融频率高(或MHz)且穿透力强、受碳化及血流灌注影响小,具有消融区温度高、消融时间短且消融范围大的特点。微波消融可多针联合,明显扩大消融体积。对于直径≤3cm的肿瘤,各类消融技术均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对于直径3cm,尤其是5cm的肿瘤,微波消融消融范围广而优于其他消融方式。
Liang等通过多中心研究发现,例肝癌患者接受微波消融治疗后,1、3、5年的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2%、72.5%和59.8%,5年生存率与手术切除及肝移植的治疗效果相似,并好于射频消融和酒精消融。
微波消融主要劣势为消融范围控制不够精细,容易损伤临近重要神经及管腔结构。
3.什么样的情况适合微波消融治疗?
微波消融治疗系统治疗肿瘤的的适应症较广,主要用于全身各种实体瘤。包括肝癌、肺癌、骨转移瘤、胰腺癌、肾上腺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乳腺癌,以及用于癌症止痛等。目前最常用于肝癌和肺癌。
主要适用于:
1)失去手术时机的晚期肿瘤治疗;
2)放化疗欠佳的中晚期肿瘤;
3)手术、放疗、化疗后复发的肿瘤;
4)负荷大、累及大血管、重要器官的肿瘤;
5)高龄、全身状况较差难以耐受手术与麻醉的患者。
4.微波消融治疗案例分享
①中央型肺癌
患者,男性,62岁,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病理示鳞癌,诊断为右肺鳞癌(IIIa期)
在CT引导下行多位点微波叠加消融治疗
术后一月复查CT示肿瘤完全无强化
②原发性肝癌
患者男性,50岁,肝右叶巨块型肝癌(直径14×13cm),AFP值:ng/ml。
3次TACE术后,肿瘤明显缩小,AFP值:ng/ml。
第3次TACE术后,病灶中央碘油沉积仍不明显,遂改为微波消融术,针对碘油“缺失”区行消融治疗。
两次微波消融术后一个月,MRI复查示肿瘤无强化,AFP32.27ng/ml。
PET/CT示病灶无活性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版权属于原作者。
专家简介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