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谨防心肌梗死
年近50的赵先生在室外炎阳下工作时突然感到心慌、胸闷、出冷汗,起初他以为是中暑了,赶快到阴凉处休息。但症状并未缓解,反而出现胸痛、头昏。医院,诊断为“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经积极抢救后方才脱险。闻讯赶来的家人在惊恐之余,感到十分纳闷:冬季常为心血管病高发季节,平时没有心血管病症状的赵爹爹为什么在夏季会突然发生心肌梗死呢?
冬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这已为很多人所知晓。因而人们大多很注重冬季的预防保健,却往往忽视夏季发病的危险性。其实,在酷热难耐的盛夏,心肌梗死发作并不少见,可谓是心肌梗死高发的“第二季”。每年夏天,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时,医院急诊室患心肌梗死的病人会明显增多。
为什么夏季心肌梗死较易出现呢?首先是由于高温环境下,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会使体表的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而且夏季雨水较多,气压相对偏低,高湿状态下空气含氧量下降,从而使心脏的供血、供氧相对减少;其次,高温天气引起人体内循环紊乱,心跳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了心脏的负担。夏天室外热,房间里空调凉,冷饮多,这种反复的忽热忽冷的环境变化,会使冠状动脉强力收缩,致使冠状动脉内已形成的斑块被牵拉破裂,形成血栓,突发心肌梗死;再次,夏天出汗多,人体的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造成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诱发心肌梗死。最后,“心理感冒”也是造成夏季心血管疾病高发的原因。天气炎热,人的心情也容易烦燥、紧张,加上夏夜天气燥热,睡眠质量下降,容易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脏的耗氧量增加,如果再加上过度劳累等因素,发病危险就更大了。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夏季心肌梗死是十分重要的。
日常要适当运动,清淡饮食,切勿暴饮暴食,规律生活,注意调节心态。最后要强调的是,一旦出现心慌、胸闷、头昏、出冷汗等症状时,切忌自以为是当作“中暑”处理,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摘自《家庭医学》文徐标医院
正安医疗提醒您
坚持使用三高治疗仪,为您的心脑血管撑起保护伞!
正安医疗∣一个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