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严肃医学服务保险
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10%~15%,主要发生在主支气管和叶支气管。与非小细胞肺癌相比,大多数为中心型肺癌,肺不张发生率较低,而更容易表现为肺门周围肿块。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容易发生脑、骨、肝脏等远处转移,上腔静脉综合征发生率较高。
通常为腺癌、鳞状细胞癌或大细胞癌,也可为少见的梭形细胞或巨细胞癌,甚至含有肉瘤样成分。小细胞癌为分化差的神经内分泌癌,而不是未分化的小细胞型。
参考文献:
[1]陈振东等,肿瘤综合治疗学,,-.
1检查方法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查基本一致,初诊时检查均应包括胸、肝、肾上腺CT和病理定性检查。但由于小细胞肺癌较非小细胞肺癌更易出现脑、骨的转移,因此在选取检查项目时有以下不同:
①所有患者都应该进行脑部MRI成CT检查(首选MRD,而NSCLC≥IB期才需要行脑部检查。
②有条件者行PET-CT,无条件者可以行骨扫描或PET,骨扫描或PET扫描显示异常摄取的部位行骨影像学检查。有报道PET-CT使15%的局限期上调至广泛期,这些患者可因此避免无意义的手术。
③有核红细胞、粒细胞或血小板减低患者,可能是肿瘤浸润骨髓所致,需行骨穿细胞学或骨髓活检明确。有5%的广泛期患者只有骨髓浸润,而无其他部位转移。
④临床诊断为T1~2NOMO,有条件者需行纵隔病理分期,可酌情使用的检查手段有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电视胸腔镜、纵隔镜或纵隔切开术。
胸片或CT显示有胸腔积液者,行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若阴性且不是血性或渗出性,则可判定胸腔积液与癌症并不直接相关,否则考虑胸腔镜活检。如果胸腔积液较少无法抽取,则不应成为转移依据。
小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NSE和ProGRP是SCLC诊断以及进行预后检测的理想指标,应该常规进行检查。
2治疗方法手术仅T1~2N0M0的患者考虑手术。术前要有全面分期检查,包括胸腹部CT、骨扫描、头颅影像学,有可能应该行纵隔镜或其化外科纵隔分期,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手术。超出T1~2NOMO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手术的地位目前还未得到大型、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的证实。
肺癌研究组进行的前瞻性随机试验中,排除1期(T1~2NOMO)后的全部局限期患者先接受5周期的CAV化疗,如有效再随机分为肺切除组或非手术组,均接受胸部和脑部放疗,未发现两组的生存曲线有差别。因此NCCN认为Tl~2NOMO的患者应行根治术、术后化疗,超出T1~2NOMO期的局限期患者直接行同步放化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则建议所有局限期患者直接行同步放化疗而不手术。
如有手术适应证,首选肺叶切除十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该术式较楔形切除术和段切除术的术后复发比例小。
化疗小细胞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为化疗,一线方案为EP或者CE方案。尽管小细胞肺癌初始治疗敏感,但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复发或进展,复发患者再化疗后的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二线治疗可以是联合也可以是单药方案。拓扑替康、氨柔比星、洛铂等单药有效率为17%~31%,联合化疗的有效率50%,可以作为治疗失败时的替代药物。
放疗有研究表明,同步放化疗比单纯化疗可以提高局限期患者的生存期。放疗最佳的启动时间,目前认为越早越好。未发生转移的纵隔、锁骨上淋巴结引流区域,不必预防性照射;如有纵隔淋巴结转移,需照射该淋巴结所在及其引流区域;对于已经化疗的患者,仅照射化疗后残留肿瘤。
应根据分期决定治疗方案:
(1)I期SCLC患者:手术+辅助化疗(EP方案或EC方案,4-6个周期),术后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prophylacticcranialirradiationPCI)。
(2)Ⅱ-Ⅲ期SCLC患者:化、放疗联合,可选择序贯或同步化放疗,序贯治疗推荐2个周期诱导化疗后同步化放疗,达到疾病控制者,推荐行PCI。
(3)Ⅳ期SCLC患者: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一线推荐EP方案或EC方案、lP方案、IC方案。3个月内疾病复发进展患者推荐进入临床试验。3-6个月内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6个月后疾病进展可选择初始治疗方案。化疗有效患者建议行PCI。
参考文献:
[1]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
[2]WHO()肺肿瘤组织学分类.
[3]陈振东等,肿瘤综合治疗学,,-.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