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检查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的现状与思考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 http://www.baidianfeng51.cn/m/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化疗的现状与思考

作者:杨雯宋勇

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8(07):-.

肿瘤科空间

肺癌是全世界病死率最高的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占80%以上,由于缺乏典型的早期症状,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疾病的中晚期,药物治疗成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在临床应用中,即使最好的化疗有效率也只有20%~40%,并且伴有不可避免的毒性和不良反应。因此,如何提高化疗的有效率成为了当前肺癌治疗迫在眉睫的任务。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ASCO)年会上,首次提出了个体化治疗(individualizedtreatment)的概念,即根据癌症患者药物遗传学和药物基因组学特点,采用特异和最佳的治疗药物方案进行治疗的方法。

一、靶向时代化疗的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化疗进入临床应用以来,有效延长了肺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化疗是晚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近10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肺癌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靶向治疗时代,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inhibitors,TKI)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完全颠覆了既往的肺癌治疗模式,大有取代化疗之势,甚至有学者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后,疗效相对较低、毒性及不良反应较大的化疗将退出历史舞台,肺癌的治疗将彻底进入靶向治疗时代。

我们不禁思考,在将近30年的时间里,化疗为肺癌患者带来的获益真的可以被靶向治疗所取代吗?在众多驱动基因中,目前上市可供临床应用的只有EGFR、ALK基因突变相对应的抑制剂,根据文献报道,在NSCLC患者中EGFR突变的发生率约为17%,而ALK突变的发生率仅为5%左右,也就是说只有很少的一部分NSCLC患者可从靶向治疗中获益,绝大部分患者需要通过接受化疗来延长其生存期。另一方面,对具有基因突变的患者真的不需要化疗了吗?在临床应用靶向治疗时,大部分患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出现获得性耐药。年ASCO年会上周彩存教授报告的OPTIMAL研究补充数据表明,单用EGFR–TKI治疗的患者总生存期为20.7个月,而接受EGFR–TKI与化疗患者的总生存期可达30.39个月,该研究的结果有力的证明在存在靶向驱动基因的患者中,化疗仍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二、相关药物靶基因及其相关临床研究

1.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xcisionrepaircross–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jc/13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