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预防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应至少检出16个淋巴结

具有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复发风险较高,因此对于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来说,准确的淋巴结分期可用来决定是否行辅助化疗,淋巴结受累是最重要的预后和治疗策略的决定因素。

现行NCCN指南仅推荐按淋巴结站行取样,这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因此,应确立最小淋巴结检出数目,以便准确分期,鉴别出复发高危患者。广州医院的梁文华博士等使用大型数据库,研究淋巴结检出数目(ELNs)和准确分期以及NSCLC长期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发表在JCO上。

研究分析了年~年中国多机构注册数据库和美国SEER数据库中I期到IIIA期的手术NSCLC患者数据,并使用年SEER数据库的队列验证选择的界点是否准确。界值点分析显示淋巴结阴性患者中,ELN为16时患者生存曲线具有折点,因此建议NSCLC手术至少应检出16个淋巴结。

研究还发现,虽然中国注册数据库(n=)和SEER数据库(n=)之间的ELN分布不同(分别检出15个和7个),两个队列都显示随着ELN数目增加,分期从N0转换到N1或N2的比例显著增加,并伴有总生存的改善。

因此,在可切除的NSCLC中,更多ELN数目和更准确的淋巴结分期以及较好的长期生存相关。根据研究结果,推荐16个淋巴结做为评估淋巴结检出质量和术后预后分层的界值。

相关阅读:

纵膈淋巴结分区图谱(AJCC-UICC)

图谱:十分钟搞懂肺癌淋巴结分区

编辑:汪小鱼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赞赏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yf/113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