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心肌梗塞是怎么一回事
大多数人总以为心肌梗死大多发生在六七十岁的有心脏病的老年人身上,却不知道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状况的改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不规律,喝酒抽烟等不良习惯,导致这些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有位朋友才40岁,医生出来的报告是,体内胆固醇过高,导致动脉粥化硬化,形成血栓,造成几乎可以致命的心肌梗塞!!
TED:心脏病发作(心梗)时
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人次。
心肌梗塞的病理原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激动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
3.暴饮暴食导致体内胆固醇过高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4、寒冷刺激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
5、便秘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
6、吸烟、大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塞的症状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天或1~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少数患者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
4、神志障碍可见于高龄患者
5、全身症状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
6、胃肠道症状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7、心律失常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周内,以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9、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0ml/h)。
易感基因检测,疾病风险早知道
随着对基因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有些基因是跟人类疾病有关系的,于是把这些基因统称为疾病相关基因。易感基因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破译人体携带的基因密码,从而预测个体将来患某种或某些疾病的概率。
-END-
拓展阅读点击题目即可跳转
人体缺这三种激素,就彻底啪不起来了……防癌有道:十项高发肿瘤超早期筛查助你开启健康人生!“寒门贵女”林郑月娥的幕后故事:60岁当选女特首绝非偶然!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