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被主任问得哑口无言的问题
上一期,我们为大家总结了那些年主任提问而你答不出的问题。本期,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那些被主任问得哑口无言的问题。
怎么鉴别肝脏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
肝转移瘤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检查方法与肝原发肿瘤相仿,但影像学表现不一,鉴别要点如下:
1.超声:最常见的征象是单发或多发的低回声肿物,伴有厚薄不一的晕环,形成「牛眼征」,平滑肌肉瘤或肾癌的肝转移常出现肿瘤内大片坏死区;
2.CT:平扫多为单发或多发低密度或等密度肿物,腺癌肝转移常伴有钙化,增强扫描所见与转移瘤的血供、扫描时间及造影剂注射速度有关,大部分肝转移瘤为低血供,增强后呈低密度;
3.MRI:肝转移瘤的T1及T2的弛豫时间较长,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中等信号,信号不均可呈靶环征,由于瘤周水肿可见高信号晕环,增强扫描后可提高转移瘤的检出率。
治疗晚期大肠癌,先用FOLFOX方案和先用FOLFIRI方案疗效有什么差别?
V试验比较了FOLFIRI和FOLFOX6先后序贯使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结果表明:一线FOLFIRI方案有效率为56%,二线FOLFOX6方案有效率为15%(A组);一线FOLFOX6方案有效率为54%,二线FOLFIRI方案有效率为4%(B组),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别。但3~4度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
因此,两个方案无论先用哪个,均取得较长的中位进展时间及中位总生存期(14.4个月对比11.5个月;20.4个月对比21.5个月),但A组副作用较轻。
环磷酰胺的作用机制是什么?
环磷酰胺属于烷化剂类细胞毒性药物,化学结构归属于氮芥类。其在体外没有活性,在体内被肝微粒体酶激活,转变成4-羟基环磷酰胺,等同于其异构体醛磷酰胺,这些异构体部分自发产生、部分酶性转换为非活性和活性代谢产物(特别是磷酰胺氮芥和丙烯醛)。
环磷酰胺的细胞毒作用基于其烷化代谢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烷化结果导致DNA链断裂与DNA-蛋白交联的联结,导致细胞周期中G2被延迟。丙烯醛没有抗肿瘤活性,但引起泌尿系统毒副作用。
阿帕替尼引起高血压的机制是什么?如何处理?
阿帕替尼通过抗VEGFR发挥抗肿瘤作用,但引起高血压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在抑制VEGFR的同时,也抑制了其本身的血管扩张效应,减少了具有血管扩张作用NO的生成从而造成血管收缩,血管退化作用使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另外,晚期肿瘤患者承担的心理、精神压力增加,可以导致交感神经活性亢进、血浆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及小动脉收缩等。
高危因素包括:年龄65岁、不良生活方式、家族史和糖尿病等。
处理方法:1、2级积极采用降压治疗,检测血压,继续口服阿帕替尼;3级暂停用药,降压治疗;小于等于1级时原剂量服用,再次出现3级或以上高血压,下调一个剂量服用。
多使用ACEI或ARB类,或与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联用;接受艾坦治疗的患者不宜选用维拉帕米及地尔硫卓;必要时心内科会诊。
KRAS突变的患者为何不能从抗EGFR治疗中获益?
RAS蛋白是EGFR的下游信号,可以激活Ras/Raf/Mek/Erk信号通路。Ras家族包括K-ras、N-ras和H-ras,均由4个外显子组成,ras突变蛋白与γ-谷酰基转肽酶(GTP)结合后活化,虽然与鸟苷三磷酸酶活化蛋白(GAP)结合,但其GTP酶活性丢失,不能水解GTP为GDP,使细胞持续处于病理性增殖状态。
PD-1单抗治疗肿瘤的机理是什么?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T细胞可以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而肿瘤细胞在对抗过程中会在细胞表面表达PD-L1,该蛋白可以与T细胞表面的PD-1特异结合。该通路的激活会诱导T细胞的凋亡,导致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而PD-1单抗及PD-L1单抗可以阻断PD-1/PD-L1通路,恢复T细胞的活性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的作用。
拓扑异构酶I/II的区别是什么?各有哪些代表药物?
拓扑异构酶是调节DNA空间构型动态变化的关键酶。在DNA复制期,复制叉行进的前方DNA分子总是产生超螺旋,拓扑异构酶可松弛超螺旋,还可以插入负超螺旋,有利于复制叉的行进及DNA的合成。在复制完成后,拓扑异构酶又可将DNA分子引入超螺旋,有利于DNA缠绕、折叠、压缩以形成染色质。
拓扑异构酶I主要通过断裂的单链DNA移行到另一条未断裂的DNA链,并且使断裂的DNA链重新连接起来。代表药物:伊立替康。
拓扑异构酶II通过催化DNA双链转化机制而改变核酸的空间结构,但是这种DNA的断裂反应是可逆的。代表药物:依托泊苷。
主任提问:阿霉素和表阿霉素的最大终身累积剂量分别是多少?返回肿瘤时间,底部对话框回复马上知道!
回复绑定,立刻5个丁当到手!
编辑:汪小鱼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