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治疗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跟时间赛跑

急性心肌梗死是人类最凶险的健康杀手之一。发病后如不及时救治,病人24小时内死亡率高达1/3,能提早开通闭塞血管,病人存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正所谓是“时间就是心肌”。医院心血管病急救中心,每年有数百例急性心梗患者在这里起死回生,这一切都得益于12年前设立的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

与死神赛跑,每年夺回数百条生命

近日,一名家住新郑的42岁男子到郑州七院复查时,见到该院急诊科副主任邓祎时,难掩感激。

原来,这名男子在去年5月的一天,突发急性心梗并发室颤,在当地常规抢救方法无效,急需郑州七院前往施救。

赶到当地,郑州七院急诊科副主任邓祎发现这名男子病情严重,如果救治稍有不慎,患者随时可能死亡。所幸随车配备了专用药物,给病人采取静脉注射后,医院,直接送进了手术室,挽回了生命。

据了解,作为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和省内首家医院,郑州七院的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手术、重症监护已然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院前急救方面,该医院的配置就有所不同。“随车出急诊的大夫,基本上都是心内科的医生,到现场见到病人直接做心电图。”该院急诊科主任裴瑞泽说,一般情况下,当病人上车时,随车医生已经开始与院内专家沟通。“患者病情如何,各项指标数据和严重程度,该准备哪些药物,是否需要手术,等等。”而在郑州七院的急救车上,各种心血管病患者的专用药物,也是超前配置。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是跟时间赛跑。”裴瑞泽说,急性心梗患者属于心血管急危重症,病情比较凶险,医生的各种干预手段和治疗手段的早晚,往往决定患者病情的转归及以后的生活状况,绿色通道的及时开启决定着治疗的成败。

而该院通过急诊医生的现场检查,和院内专家的及时会诊,及时进行术前准备,大大缩短了危急患者的抢救时间。

抢救心梗病人,窗口期仅有90分钟

就在年的第一天,家住郑州市航海路的王先生突发胸闷。当晚9时50分被送到郑州七院后,急诊科随即诊断为急性心梗,及给予术前用药,并送到心内科导管室。

随后为王先生实施手术的医生张申伟在受访时说,该患者入院15分钟后,就已经在导管室的手术床上准备手术了。“病人是急性心梗,RCA急性闭塞病变。”经过35分钟的紧张手术,王先生“安返病房”。

心内科主任于力称,急性心肌梗死的最新国际诊疗指南要求,90分钟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而在郑州七院则提出了更严格的“黄金一小时”的概念,医院到导管室球囊打开开通血管,平均50分钟即可完成。

“我们就是要与死神赛跑,从死神手里把生命夺回来”。越早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越早恢复心肌的血流灌注,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而且能大幅改善患者预后。早在年,该院就率先开辟了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绿色通道”。一旦接诊心血管急症病人,从检查到手术,全程绿色通道。最快的抢救,大大降低了病人的死亡率。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目前仍有部分患者认知不足,或是被误诊,而延误进行手术的最佳时机。

“护航”心血管患者,心内科医生全年排急诊介入手术班

面对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主动脉夹层等复杂危重的心血管疾病,郑州七院之所以能快速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还得益于该院心内科的急诊介入班制度。

在郑州七院,心内科现有5个病区、1个CCU病区,无论任何时候,心内科都有两名能够胜任急诊介入手术的医生值班,以应对发病越来越多的心梗病人。

医院不能及时开展手术,条件又不允许转院,只好先行对病人使用溶栓药,但溶栓在发病90分钟内有效溶通血管才不劣于做急诊介入治疗,超过了3小时,溶栓开通血管的成功率下降。

该院心内科主任于力说,该院安排了十几名有资质的副主任以上的二线大夫排“急诊介入班”,当出现病情复杂的手术时,三线大夫也可随时组织参加手术抢救;导管室的医护人员更是24小时待命,随时接诊急诊介入手术。

一项统计显示,该院近两年进行的例急诊PCI术(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12小时内进行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均在30分钟内进行。其中10分钟内例,10-20分钟进行者例,20-30分钟进行者例,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而这个成绩的取得,也是该院急性心梗“绿色通道”所有参与者的功劳。

也正因为此,郑州七院先后被批准为郑州市心血管病急救中心、郑州市房颤诊疗中心,并成为国家卫计委介入与心血管外科内镜与微创医学培训基地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zl/118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