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咯血从40到47岁,克唑替尼治疗
肺癌多学科会诊病例分享
患者闫XS,男,47岁,间断咯血7年余,曾按“结核”治疗。于年3月因“发热、咳嗽痰中带血和咯血”入住在郑大一附院介入科,行“双侧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造影并栓塞术”。
术后CT提示:双肺感染(右侧为重),右肺下叶支扩(或为空洞)并感染,右肺动脉栓子待排,纵隔淋巴结肿大,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胸膜局限性增厚。
转入呼吸科抗感染。
-4-12气管镜检查和4R肿大淋巴结EBUS活检,病理报告:腺癌;ALK免疫组化(ventana)阳性,FISH发现ALK基因融合。
于-4-18开始口服“克唑替尼”mg,每天2次,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治疗第29天复查CT获部分缓解。
患者来会诊时没有带上年之前的胸部影像检查胶片,最初咯血原因不清,但不排除最初就是肺癌造成的咯血。或者先有其他良性病,然后才患上肺癌。但从该患者的胸部影像来看,肺癌已是IV期,发病已久。肺癌进展常会造成肺部感染。
肺癌的影像表现会多种多样,肺部疾病的影像表现多有交叉,影像只能帮你判断“像不像”,病理才能证明“是不是”。此患者缺乏肺癌的“特征性表现”是生成长期误诊的原因之一,此次住院,如果没有对肿大的纵隔淋巴结进行活检(EBUS-TBNA),误认漏诊可能还将继续。
克唑替尼治疗有效的患者,疗效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并且肿瘤退缩的程度明显大于化疗。
延伸阅读
众里觅她千百度,患肺癌7年才被检出ALK融合
ALK重排晚期NSCLC个体化治疗新概念
4例ALK阳性晚期NSCLC病例分享
ALK阳性的晚期肺癌更易发生血栓?赞赏
人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