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微科普扒一扒心肌标志物
扒一扒心肌标志物
扒一扒心肌标志物检验科胡岚
临床上最常用的心肌损伤标记物包括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临床上诊断心肌梗塞和心肌炎的重要指标,那么这些标记物该如何解读?它们的临床价值究竟如何呢?今天笔者就给大家来扒一扒。
一、肌钙蛋白(cTn)
肌钙蛋白有三种不同类型:肌钙蛋白C(TnC)、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TnI和TnT只存在于心肌内。正常情况下,血中肌钙蛋白TnI和TnT含量非常少。当心肌细胞损伤时,心肌肌钙蛋白I和T被释放到血循环中。如果出现大面积损伤,血中会出现高浓度的心肌肌钙蛋白I和T。除了心肌,其他部位的肌肉损伤基本不表达肌钙蛋白I和T,这就决定了其指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所以cTnT和cTnI检测可作为临床作为心肌损伤的重要生物学检验指标。目前已经研发了床边快速检测板,床边取血一滴即可快速出结果。
需要提醒的是,虽然肌钙蛋白是反映心肌梗死的良好指标,但肌钙蛋白升高只能指示心肌受损,至于是否是ACS,但还需要结合具体年龄,基础性心血管危险因素情况,有无相关的症状,进行全面分析,综合判断,而且即使是心肌梗死,早期肌钙蛋白及心肌酶学也可以完全正常的,需要密切观察,随诊化验。
二、肌红蛋白(Mb)
Mb是一种氧结合血红素蛋白,是肌肉内储存氧的蛋白质,主要分布于心肌和骨骼肌组织,在急性心肌损伤时,Mb最先被释放入血液中,在症状出现约2-3小时后,血中Mb可超出正常上限,诊断AMI的界值为75μg/L,9-12小时达到峰值,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比CK-MB的释放早2-5h。测定血清肌红蛋白肌红蛋白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
需要指出的是Mb的特异性差,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都可导致其升高,Mb阳性虽不能确诊AMI,但Mb阴性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是早期排除AMI诊断的重要指标,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结合临床,如Mb重新升高,应考虑为再梗死或者梗死延展。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K-MB是CK的一种同工酶,CK-MB主要分布在心肌内,在骨骼肌、脑等组织中也有少量。检测CK同功酶可以区分增高的CK究竟来源于哪种病变组织。正常人血清中CK几乎全是CK-MM,约占94%~96%以上,CK-MB约在5%以下。若血清中CK-MB明显增高则多提示心肌受累,与CK总活性增高相比,对判断心肌损伤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一般认为血清CK-MB≥6%(即MB占CK总活性的6%以上)是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
今天的心肌标志物就扒到这里,希望对读者理解理解心肌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有所帮助。
原标题:《?扒一扒心肌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