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跳骤停,他们勇开心路挽救生命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4月4日讯(通讯员武敏李利)3月25日下午5时30分,一辆救护车急匆匆医院滨水新城院区。“患者林嗲嗲,突发胸痛、气促1小时!”院前急救医生汇报。急诊科迅速完善心电图,提示心肌梗死,于是立即请心血管内科医生会诊。心血管内科李利副主任医师急会诊后判断患者为急性心肌梗塞合并急性左心衰,左主干病变可能性大,病情危重,需立即手术治疗。李医生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因担心各种风险及支架副作用等拒绝急诊介入手术及溶栓治疗。无奈之下,只得将林嗲嗲转ICU保守治疗。2小时后,林嗲嗲突发胸痛、气促加重,随即出现呼吸困难、神志不清,经气管插管等抢救仍无好转。心内科主任蒋志明紧急前往ICU会诊。“已经拖了两个多小时了,若再耽搁下去,患者很难抢救成功!”蒋志明主任再次与患者家属沟通,再三将病情危重性告知家属,终于取得了患者家属的同意。事不宜迟!林嗲嗲被紧急送往介入室。不料正准备进行冠脉造影时,林嗲嗲突然心跳骤停!所有人的心都紧紧地悬了起来!经过紧张的心肺复苏后,林嗲嗲终于恢复了心跳。蒋志明主任带领团队迅速为患者行冠脉造影,造影结果跟术前判断一致:左主干完全闭塞、右冠近中段可见约85%狭窄。像这样的病例绝大部分都是发病后短时间内在家里或在来院的途中死亡,医院的都很少。左主干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梗死,起病急、进展快,这类患者死亡率极高,手术风险极大,能抢救成功的病例也屈指可数。但唯一能让患者活下来的就是立即马上开通血管。“血管不开通就没有活的可能!”蒋志明主任当机立断,带领团队立即进行手术。在滨水新城院区心血管内科、介入治疗科、麻醉手术科团队的相互配合下,一刻钟内完成血管开通及左主干支架植入。术后不久,林嗲嗲神志就恢复了正常,第二天就成功拔管了,术后4天转出重症监护室。在心血管内科治疗期间,蒋志明主任每天都早早地到病房仔细查看林嗲嗲的康复情况,并细心指导护理团队为其进行术后心脏康复锻炼,经过心内科团队不懈的努力,林嗲嗲情况一步步好转,目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了。蒋志明主任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左主干病变是临床最危急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被称为“超级杀手”,死亡率极高。症状一旦发生,如果不及时接受有效的救治,患者的病情往往会迅速恶化,出现心源性休克、各种恶性心律失常或急性左心衰竭,甚至心源性死亡。怀疑自己或他人是心梗时,应尽快送医。降低心梗危害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开通阻塞的血管,挽救大量濒临坏死的心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