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治疗

40岁后男女床头必留这几样东西

“养生破谣”专辑开播,每日一则,给你一个正确指南!关爱我们的健康,阻止不负责的养生谣言乱入我们的朋友圈!

床头柜,是我们懒懒躺在床上,一伸手就能够着的地方。

不知,你家的床头柜都放了些什么?

手机、空调遥控器、杂志小说、台灯、避孕套、纸巾抽、面膜……

从床头柜的摆设,就能看出一个人喜欢在床上做什么,或者什么事儿是上了床才会想起来要做。

人在入睡以后,漫漫长夜,说不定有什么样的意外在梦中等着。根据时间生物医学的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容易在深夜和凌晨发作。梦中猝死更是偏好40岁以上的心脑血管病人。所以人到中年(40岁以上),不仅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并且最好在床头备好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网上一份热帖,极力推荐中老年人在床头放三样东西:一杯水、一枚针和两颗阿司匹林,来应对心肌梗塞和脑中风。“床头三宝”是否真如其所说“立刻施救,在短时间内能起死回生”。记者向相关医学专家进行了求证。

两颗阿司匹林,吞服解胸痛?

心脏病发作主要在睡眠的时候,60%的人没有再醒过来。但是,往往剧烈的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这时,立刻口含两颗阿司匹林让它化开,然后喝水吞下,以坐姿等待。

对于网络帖子推荐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的病人可含服阿司匹林,广州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李荣教授并不完全认同。

阿司匹林是肠溶药物,起效时间长,平常可以采用吞服,但急救时必须嚼碎以加快起效,且用药剂量要从平常的1片(毫克)加大到3片(毫克)。如果确诊心肌梗死,可以马上嚼服毫克阿司匹林来救急。对比另一个熟悉的急救药——硝酸甘油,其实嚼服阿司匹林不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起效快。

还有其他医生给出忠告,引起胸闷、胸痛的原因很多,除了心绞痛外,主动脉夹层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由阿司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于主动脉夹层的病人,服用该药容易加重主动脉夹层,甚至主动脉破裂。此外,就算真的是心绞痛发作,如果病人的血压太高,也不适宜服用阿司匹林的,因为会大大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正确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是最危重的心脏急症,是导致中老年人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许多患者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亡,医院就诊便死亡的病人约占到1/3,及早发现和正确处理非常重要。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一旦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就要考虑到心肌梗死的可能。

广州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作鹏介绍正确的做法是:

1、让病人就地安卧,不要翻身,保持安静和情绪平和,周围的人也不要大声说话,并尽量减少搬动病人。

2、如有家用常备药箱,遇到心肌梗死病人发作时,首先让患者立即躺下,停止活动,嚼服毫克阿司匹林,如有胸痛者,可将硝酸甘油或消心痛,磨碎后置于患者舌下。心跳呼吸骤停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周围的人帮忙拨打,到就医院就医。

一枚针,“放血”能救命?

遇到突发中风,如果对方口齿不清,或是嘴斜眼歪,流口水等症状,应该马上进行两个步骤:一是打电话呼救,来的越快越好;二是赶紧寻找针,用针刺破十指尖和耳垂进行救急。具体操作:把患者的十指尖(手指肚中心上方一点)刺破,或是咬破,让血淌几滴,不出血也要挤出几滴来,十个手指都必须这样做;再就是耳朵,一定要用点力气拉扯患者的耳朵从上耳边滑到下边耳垂,然后用针扎耳垂部位,流出几滴血。

对于针刺手指、耳垂来救急,西医认为不科学,尤其对于缺乏医学常识的人来说,如果遇到身边人中风,就随便找根针做针刺放血,可能因用具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带来感染风险,更要命的是耽误了急救的最佳时机。中医也告诫突发中风不能轻易针刺放血。十指尖放血或耳垂放血,属于中医针灸的“十宣穴放血”,是一种强刺激促醒的方法,多用于中暑、昏厥、急性休克的病人。对突发中风患者,很少有采取针灸等中医急救方法,自行在家给突发中风患者针刺放血更是危险之极。手指、耳朵放血不但容易因操作失当造成血压骤降,危及生命,给耳垂放血时拉动耳朵这一动作还会使患者头部晃动,很可能加重病情。在抢救中风这件事情上,中西医达成的共识,就是及时就诊、及时找到病因,对症下药。通常抢救治疗顺序是,急救期用西医方法,稳定期、恢复期再用中医方法或中西医结合方法。

正确急救:

突发肢体麻木或无力,特别是出现在身体一侧;突发讲话困难或语言理解障碍;突发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或重影;突发行走障碍和失去平衡;突发眩晕;突发不明原因的重度头痛。这些都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要马上将患医院,赢取最佳治疗时间,一刻都不能延误。

在救护车还没到来之前,张作鹏说,正确的做法是:

1、使病人仰卧,头、肩部稍垫高,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吸入气管造成窒息;若病人口鼻中有呕吐物阻塞,应设法抠出,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病人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2、如果病人是清醒的,应注意要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家人应保持镇静,切勿慌张,不要大哭或大喊,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经常呼唤病人,以了解其意识情况;对躁动不安的病人,要加强保护,防止意外损伤。并第一时间通知急救中心。

床头一杯水,睡前一杯防心梗?

网络帖写道,如果你是一个心脏不好的人,可以养成睡前一杯水的习惯,这样可以预防在凌晨容易发生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

床头放一杯水,中西医都表示赞同,喝水是个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健康。床头放一杯水,方便晚上服药,也可及时补充水分。

“但是不能夸大一杯水的作用”,心脑血管病多发生在晚上或凌晨,人在睡眠状态,基础代谢慢,心跳也缓慢,是血流最缓慢的时候,亦可说此时的血液最粘稠。脑梗塞、心肌梗、糖尿病、中风等很多疾病都是由于血液粘稠导致血流速度变慢,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这些并非靠睡前一杯水就能解决,平时就应该多喝水,还要多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睡前喝水记住两要点:

1、不要喝太多,不然会造成夜尿多,尤其老年人起夜容易影响睡眠质量,带来更多健康风险。

2、不管年轻或年老,喝水还是喝温开水好。

研究:这5种食物对心脏有害别放开了吃!

据俄罗斯“时代新观点”新闻网9月11日消息,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列出5种对人类心脏有害的食物,它们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科学家指出对心脏最有害的食物,首先是奶油制品,包括蛋糕、奶油点心和烤奶油面包等。类似食品的食用必须进行监控,不能过多摄入。

此外,还有香肠(包括红熏肠和黑熏肠)和酒。酒类中对心脏影响最大的是啤酒和泡沫酒。一天内喝超过0.5升啤酒就会导致一些危险的症状。与此同时,专家建议女性一天内喝啤酒不要超过0.33升。

同时科学家还指出,心脏部位痛并不意味着问题就在心脏,应查找病因但也不能忽略病症。

中年健康“三字经”

怎样才能顺利走出中年健康低谷呢?张景岳等古代名医认为,应深呼吸、多吞津来养肺;减饭量、别贪凉来养胃;护关节、勤练腿来养骨;少熬夜、测脉搏来养心。现代医学认为,人体自然衰老无法避免,但健康生活方式可延缓生理退化速度,是捍卫中年身心健康的关键。三位专家总结出一套“三字经”,不妨学习一下。

吃得好。人到中年要戒贪食,每餐吃七分饱,保证规律饮食。同时,饮食要均衡,适当多吃新鲜的果蔬和粗粮,少吃油炸、烧烤等食品。

睡得足。按时起床、睡觉,养成规律作息,尽量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时间。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天最好午休半小时。

动起来。保证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还要避免久坐,上班族最好每隔1小时站起身来,扭扭腰、伸伸腿、走一走。

乐开怀。学会放下压力,感受当下,要知足常乐,欣赏手里拥有的东西,常怀顺其自然的心态。家庭关系有矛盾时,要多跟家人沟通。在心情烦躁或有压力时,不要憋在心里,可以跟朋友倾诉,也可通过听相声、看喜剧等进行解压。

防未病。多学健康知识,提升健康素养,定期体检。发现身体不适,及时就医,不要硬扛,尤其是慢性病患者,要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

来源:环球健康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小编

点击“阅读原文”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做的好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zl/61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