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的十八大危险信号
经常会听说有人由于心梗死亡,最常出现的词语便是由于心梗突然死亡。但心梗并非是一点症状都没有,过半数的心梗患者在发作以前都会有身体给出的信号。
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流中断,使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心肌梗塞症状表现:
(一)疼痛:胸口像被“压榨”一样痛、喘不过气、全身大汗淋漓、脸色苍白、休息一会儿也不能缓解,这些都是急性心梗发作的典型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但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久,有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用硝酸甘油无效。
(二)休克:20%病人可伴有休克,多在起病后数小时至1周内发生。病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昏厥。若病人只有血压降低而无其他症状表现者称为低血压状态。
(三)心律失常:约75-95%的病人伴有心律失常,多见于起病1-2周内,而以24小时内为最多见,心律失常中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多,如室性早搏,部位病人可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而猝死。
(四)心力衰竭:梗塞后心脏收缩力显着减弱且不协调,故在起病最初几天易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不能平卧等症状表现。
(五)全身症状表现:有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增高和红细胞沉降增快等。此主要由于组织坏死吸收所导致,一般在梗塞后1-2天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左右,很少超过39℃,持续约一周左右。(六)焦虑:心梗发作前会有强烈的焦虑或对死亡的恐惧,表现为体会到“即将到来的灾难”。(七)胸部不适:胸闷、胸痛是心梗的主要临床表现,但不是是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不适不一定都与心梗有关。(八)咳嗽:持续咳嗽或喘息,可能是肺淤血的结果或是心力衰竭的症状。(九)头昏: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大脑血供减少。心梗可引起头晕甚至意识丧失。
(十)疲劳:不寻常的疲劳,尤其是女性,持续的疲劳可能是心衰的一个表现。还是主要因为心脏泵血减少,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包括骨骼肌)的血供减少。
(十一)恶心或食欲不振:心功能不全时,胃肠道血供不足和或静脉血回流不畅,如有胃部不适,食欲下降等可能是心梗引起的。还有些心绞痛和心梗表现为“胃痛”。
(十二)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许多心脏病发作时,疼痛开始在胸前,并蔓延到肩膀、手臂、肘部、背部、颈部、下巴或腹部。表现在男性身上常为左臂疼痛。女性更多的表现在双臂或肩胛骨之间疼痛。此外,走路(特别是上坡)劳累导致牙痛,是心脏病的一大典型的却经常被忽视。
(十三)快速或其他不规则的脉搏:快速或不规则的脉搏,尤其是当伴有乏力、头晕、气短等都可能是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的证据。不及时治疗,有些心律失常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或猝死。
(十四)呼吸急促:呼吸困难,除了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外,还可能表明心脏病发作或心力衰竭。休息时或轻微活动,就感觉上不来气,说明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缺氧,如果同时又有胸痛,心脏病的可能性更大,一定要警惕。
(十五)出汗:心脏泵血不能满足全身各器官的需要的时候,这时候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冠状动脉扩张,血压上升,小支气管舒张,胃肠蠕动减弱,膀胱壁肌肉松弛,唾液分泌减少,汗腺分泌汗液、立毛肌收缩等。
(十六)肿胀:心功能不全时,静脉血回流受阻,当左心功能不全时可表现为肺循环淤血,右心功能不全时可能会出现足部踝关节处、腿部或腹部肿胀以及突然的体重增加。常伴有食欲不振。
(十七)虚弱:心梗发作前,有些病人会感到原因不明的虚弱。可能是心脏供血减少原因导致,如果有心脏基础疾病,我们就更要考虑到心脏方面的情况。
(十八)烦躁不安:急性心梗信号,恐惧或有濒死感,多伴随心绞痛同时出现。
任何疾病的发生都存在诱发因素,对心梗而言,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属于高危人群,更易发生意外。
许多人发生心梗塞前有危险信号,如果善于识别,早加防范,可以减少心梗塞的发生。
预防胜于治疗,防治三高,预防脑梗,最好的食疗莫过于洋葱疗法,洋葱,是众所周知的清血食材。其多酚物质“槲皮素”、刺鼻气味的来源“二烯丙基二硫”等成分能净化血液,帮助预防心肌梗塞、脑中风等心血管疾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