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这20座博物馆,你都看过吗
5.18国际博物馆日早已过去,可是想要陶冶情操,邂逅浪漫的心并不会因此而失去热情。在时间里穿梭,在历史中徜徉,探寻古人的智慧与浪漫,这就是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苏州博物馆中而新,苏而新贝聿铭美籍华人,是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贝聿铭祖籍苏州,年4月26日生于广州,在香港和上海度过少年时代。后赴美国学习建筑专业,在几十年的建筑生涯中主要作品有70多座。有我们所熟知的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中银大厦、美国华盛顿美术馆东厢设计等等。其中获得各类奖项50多次。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建筑师。年4月30日85岁高龄的贝老担纲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拙政园西侧,建筑面积19,平方米,总投资,,元人民币,包括新馆建筑和忠王府建筑面积达到了26,平方米。作为集中展示苏州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建筑成就的苏博新馆。继承和创新的采用了“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和谐适度的、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原则。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其亮点为: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内部构思的精巧;四是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线引入到室内。贝老先生曾经说:“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比我在国外搞其它建筑设计要难得多。”
新馆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元素,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新馆园艺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创意山水园与传统园林有机结合,创造性地集博物馆、古建筑与园林融为一体。
苏州博物馆新馆以意味深长的精准选址、“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想、“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成为一件传统与现代和谐圆融的“双面绣”艺术作品。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也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走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更为苏州博物馆的传承与创新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
碑廊中的碑刻有10多方,重要的有南宋绍熙元年(年)《吴郡寿宁万岁禅院之记》、绍定二年(年)《平江府双塔寿宁万岁禅院归田之记》、明嘉靖三十九年(年)《重修双塔记》和《重修双塔寺殿记》、隆庆五年(年)《重修双塔禅寺殿记》,万历四十四年(年)《重修双塔寺大雄殿记》,记录了寺院、宝塔、殿阁的兴衰沿革,是珍贵的历史文献。
罗汉院遗址展示了四周石制檐柱16根,大多完好,高约4米。造型有雕花圆柱、瓜棱柱、八角柱三种。石柱础皆为覆盆式。前檐六柱通体浮雕牡丹、夏莲、秋葵等缠枝花卉婴戏纹饰,构图典雅,线条流丽,堪称宋代建筑石雕艺术精品。两廊陈列了一组明清墓葬青石雕刻,一组花岗岩高浮雕群仙图。后院砖雕艺术展中陈列了童子闹春、状元游街、武将凯旋、凤穿牡丹等十组明清砖雕精品。博物馆陈列展品约余件,藏品材质多样,雕刻精美,前后时间跨度达1多年,充分反映了苏州古代工匠的奇思妙想和精湛技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