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颖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
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一种高侵袭性肿瘤,生长迅速,易早期发生远处转移。近年来,人们在SCLC的内科治疗领域进行了不断探索,诸如化疗新药、靶向治疗、全基因组测序、免疫靶向治疗、生物标志物检测等等,为未来研究的开展和临床治疗开拓了思路。
SCLC的化疗
伊立替康被推荐用于广泛期SCLC的一线治疗,但因其可能发生的严重剂量限制性不良反应如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而在临床应用中收到限制。研究表明其毒性与UGT1A的基因多态性有关,UGT1A表达降低可致SN-38蓄积,使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几率增加,其中最常见的表型是UGT1A1*28和UGT1A1*6。研究认为,UGT1A1*28的变异能预测伊立替康化疗患者发生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因此美国FDA于年要求在伊立替康的药品说明书上增加与药物遗传学相关的信息,UGT1A1*28纯合子患者使用伊立替康时应降低起始剂量。另外,不同种族基因型也有差异,亚洲人UGT1A1*28*28基因携带者不足5%,显著少于白种人;而UGT1A1*6突变主要发生在亚洲人,在高加索人和非洲人发生率极低,所以在亚洲患者中综合考虑UGT1A1*28和UGT1A1*6两个位点对伊立替康化不良反应的预测十分重要。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项IP对比EP一线治疗ES-SCLC的临床研究,治疗前将检测病人的UGT1A1*28和UGT1A1*6突变情况,期待研究结果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提示。此外,UGT1A1其他基因表型与伊立替康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否有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化疗新药研究一直是SCLC研究领域的重点。今年ASCO年会上报道了2个SCLC的新药研究,MATISSE研究是异环磷酰胺的活性代谢物帕利伐米(Pa)联合/不联合卡铂联合依托泊苷(CE)治疗例ES-SCLC患者的随机Ⅲ期研究,结果发现帕利伐米未能改善ES-SCLC患者的生存,PaCE组和CE组的中位OS分别为10.0个月和10.4个月,P=0.。另外一项研究是一种从海洋中提炼出的药物--Lurbinectedin(PM)联合多柔比星(DOX)二线治疗SCLC的扩展队列研究,PM可与DNA小沟结合可诱发DNA断裂和转录阻滞,与顺铂无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PM联合DOX二线治疗SCLC显示出令人瞩目的临床活性,中位无化疗间隔时间为(CTFI)为3.1个月,RR为67%,与一线治疗比较不相上下。目前只有少数的新药能在SCLC治疗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抗肿瘤活性,且大多处于早期研究阶段,仍需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提供参考,未来应给予更多的北京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中科医院专家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