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症状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名中,肺癌占第一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而根据去年的统计,我国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65万。已经是发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了,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下面是许建萍教授为大家介绍的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的药物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肺癌的治疗原则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许建萍主任表示,肺癌的治疗不再是单纯的依靠经验治疗,一定是多学科的综合治疗以及个体化的治疗。

所谓多学科综合就是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免疫功能状况、相关基因结构和功能改变、病变侵犯范围和发展趋势及肿瘤细胞分子生物学行为等,来制定一个严密的治疗方案。

肺癌综合治疗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包括了手术、放疗、免疫以及靶向药物和化学药物治疗等。

哪些肺癌患者需要药物治疗?

可手术的早期患者术前化疗。

可手术的患者术后化疗。

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药物结合放疗。

晚期转移性患者,化疗、靶向或免疫治疗。

手术前的化疗(辅助化疗)有什么作用?

控制微小转移灶。

减少术后复发。

缩小肿瘤体积。

增加手术切除率。

评价化疗疗效。

指导术后治疗。

手术后的化疗(辅助化疗)有什么作用?

预防肺癌的复发。主要是Ib~IIIa期的临床患者适用。

为什么有些患者需要接受放化疗结合治疗?

肺癌放化疗结合是1+1>2的疗法。比单纯的使用一种方法治疗效果要好。

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有哪些?

常用的辅助化疗方案是两药法。顺铂或卡铂(选其中的一种)配合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依托泊苷、培美曲塞、紫杉醇(选其中的一种)。组成两药法。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要考虑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性别,体重。

体力状态较好的患者应接受积极的治疗(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

体力状态较差的任何年龄患者都不能从化疗中获益。

初治体力状态较好的患者该怎么治疗?

先检测基因突变状态,根据突变状态选择药物。如果没有基因敏感突变,就首选化疗;如果有基因敏感突变患者,首选靶向治疗。

体力状态较好但没有基因突变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该怎么治疗?

没有基因突变,首选化疗。根据不同组织学类型选择化疗方案。

确定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价值

“化疗改善了生存期而并不减低QOL”,也就是没有改善生活质量。

体力状态良好无基因突变初治鳞癌患者该怎么治疗?

采用两药方案。顺铂或卡铂(二选一)配合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或紫杉醇(四选一)组成两药化疗方案。

体力状态良好无突变初治非鳞癌患者该怎么治疗?

采用两药方案。顺铂或卡铂(二选一)配合多西他赛、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培美曲塞或紫杉醇(五选一)组成两药化疗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含铂两药化疗的疗效

肿瘤的客观缓解率可达35%。

中位生存期在8-10月。

一年生存率达30-40%

如果患者在一线治疗前没有发现突变,但在一线治疗时发现有突变,该怎么治疗?

先进行完化疗疗程,之后评估疗效,根据患者情况,再进一步治疗。进一步治疗时可以化疗或者使用靶向药物,要根据患者情况而定。

一线化疗一般做几个周期?

4-6个周期化疗后如患者临床获益该怎么治疗?

过去的模式:是在一线治疗完成后,不再治疗,到疾病出现进展,再进行二线治疗。

现在的模式:是在一线治疗完成后,进行维持治疗,当疾病出现进展后,再进行二线治疗。

一线治疗获益后采用维持治疗的目的是什么?

而维持治疗在心理层面上,能使病人保持精神稳定。

哪些药物可用于维持治疗?

靶向药物可以。化疗药物中的培美曲塞(非鳞癌)、多西他赛等也可以用于维持治疗。

对于体力状态稍差或者老年患者,该怎么治疗?

对于体力状态稍差的患者或者是老年人,采用靶向药物治疗是很好的选择。也可以采用化疗药物治疗,单药或联合用药均可以。

体力状态不好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治疗吗?

体力状态不好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推荐最佳支持治疗,如果患者携带敏感基因突变,则可考虑选择靶向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

二线治疗的可选择药物: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等。而靶向药物非常适合二三线的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有哪些特点?

选择性:具有特定的靶点。

疗效明确: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化疗的效果。

安全性好:很少发生化疗常见的血液系统和神经毒性。

使用方便:口服靶向药物EGFR-TKI等小分子药物口服给药,可以居家治疗。

生活质量好:部分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对于初治治疗的患者,要先检测基因突变状态,根据突变状态选择药物。

为什么患者初始治疗时要先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

先检测EGFR基因突变状态,是要明确患者是存在EGFR基因突变,如果明确患者存在该基因突变,那么在患者接受一线治疗的时候,就可以采用EGFR-TKI治疗。其临床效果:

显著提高缓解率达51%。

显著延长3.2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并降低进展风险达52%。

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达58%。

延长生存期,总生存期长达3年。

哪些患者最有可能携带有EGFR基因突变?

不吸烟的腺癌患者携带率约60%。

不吸烟的腺癌男性患者携带率约50%。

不吸烟的腺癌女性患者携带率约70%。

为什么鳞癌患者也要先检测基因突变状态?

这些数据支持鳞癌EGFR突变检测,并确定是否能在一线治疗中获益。

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主要为皮疹与腹泻。绝大部分比较轻微,可自行缓解。

EGFR与ALK均是肺癌的高频驱动基因,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类由ALK融合基因驱动的疾病。

克唑替尼是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首选治疗。

肺癌分子分型的靶向治疗≠全部靶向治疗

在靶向治疗中,靶向药物是针对于肿瘤?还是针对于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还是缺一不可?

在肿瘤的发病以及进展中,肿瘤所处的微环境,起到了推波助燃的作用,也就是肿瘤的生长和外部微环境有关。而研究也显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加与微血管数量进行性增加相关,提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血管生成中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肿瘤所处的微环境,助推了肿瘤的生长恶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相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淋巴结累也就是淋巴结的转移显著相关。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越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和无病生存下降越多。

在一线治疗中,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与标准化疗方案联合使用的优势明显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被证实与肺癌的预后相关,因此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抑制血管生成对非小细胞癌治疗很关键。也就是靶向药物不只有针对肿瘤本身的,还有针对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的。

贝伐珠单抗为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也就是针对肿瘤细胞所处的微环境,它联合传统化疗与其他一线治疗相比,在非鳞癌患者中获得更为优越的生存益处,并且是目前唯一能将腺癌患者生存期延长至14个月以上的疗法。

国际权威肿瘤诊疗指南(如NCCN)已将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与抗细胞增殖药物的联合方案(A+方案)推荐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我们走过怎样的路?

我们可以看出在最初的将近40年的时间内,晚期肺癌患者生存期并没有得到突破性进展,而最近几年治疗技术突飞猛进,晚期患者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目标

让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以及更好的生活品质,改善生活质量。

许建萍

女,医学硕士,国家癌症中心/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有丰富的肿瘤内科临床实践及科研、教学经验,对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化疗和靶向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负责和参与多项抗肿瘤新药的I~III期临床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欢迎加入优鹤健康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
白癜风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zz/7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