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昨天朋友圈被“追忆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向每个科技与互联网创新者致敬,创业维艰,永不放弃!”消息刷屏了,带着好奇点开阅读,原来就在昨晚18:03分,春雨医生官方发布公告,宣布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年10月5日晚在北京去世,享年44岁。
触目惊心的44岁,这可是一个男人的正当年!一直以来我都有个习惯,当听说有人因病去世后,一定会去了解导致这种疾病当生活习惯或因素有哪些以及如何预防,今天带着同样的疑问,对心肌梗塞进行了初步了解。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心肌梗塞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年轻化趋势。尤以35岁至45岁中年人居多,而心梗发病也日趋年轻化,缘何心梗盯上这些人?专家指出:心肌梗死发病率升高与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但十个心梗九个可防,心梗发病并非不可控。
那么,怎样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呢?
首先,90%的心肌梗塞是可以预防的。
诱发心肌梗死的两大主要原因:
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吸烟,大量饮酒、精神紧张、缺乏运动、营养搭配不合理等原因;
二、多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所引发。中年人,生活压力大、应酬多,常常过量饮酒、频繁吸烟、熬夜等,而年轻人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四类疾病日渐增多,控制不到位,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他们的患病风险。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在身体内形成上百种毒素,严重损伤血管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因此戒烟至关重要。
喝酒也应适量,每次喝白酒不宜超过一两,红酒最好不要超过ml,啤酒尽量少喝。
除了持续的胸闷、胸痛等症状外,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急性心梗发病可毫无疼痛感,或是症状类似于胃肠炎、牙疼、颈肩疼痛,而这些症状常被患者忽视,延误病情,还有无痛心梗其实也并不是毫无疼痛感,只是可能轻微的疼痛感未被患者感觉到,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糖尿病人与脑血管疾病患者身上,因为他们对于疼痛的感觉较之正常人稍显迟钝。因此,其危险性就更大。
那么心梗发作缘何殃及肠胃呢?因为心肌梗死也分部位,若是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此处分布较多的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支配肠胃,因而犯病时会出现呕吐、拉肚子等类似胃肠炎的症状。
如果心脏的神经将疼痛传到大脑,大脑再传到脊柱神经,进而将疼痛传递给胸部、背部、肩部等,则会引起这些部位的疼痛。
由于急性心梗有时发病症状并不明显,要注意的是,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患者如出现胸部轻微不适须立即就医检查,普通人若平时没有胃肠方面的疾病突然出现胃肠炎症状,或是无缘由出现牙痛、咽痛、颈肩痛等情况则必须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医院查出病因,排除隐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