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劳死的发生在己不在天
本文为有识特约撰稿人天一元营养原创文章,选自“健康”领域。
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我才逐渐认清楚一个事实,每个人走向死亡的时间与出生的先后没有绝对的因果关系,先天身体条件、后天的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心理因素等等各种因素,都决定了一个人人生道路的长短。
尤其近些年来,过劳死,猝死这些字眼不断出现,很多正值韶华的生命,突然就划伤了句号。年10月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超过日本和韩国到达60万,而且在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的人群中,95.7%的人死于因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猝死是临床医学的病名,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过劳死并非临床医学病名,是指由于长时间加班工作导致过度疲劳而猝然的死亡。该词源自日本,最早出现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当时中国也对此现象报道过,我国的人民还特别难以理解,一个人也不干什么重体力活,平时坐在安静整洁的办公室,每天就是坐着干活,怎么会活活累死呢?而今,这种不理解居然成为了发生在身边的现实,想起来让人不寒而栗。
分析过劳死案例的背景资料之后,我们发现过劳死发生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相对比较容易控制的社会因素和个人生活习惯,只要我们大家控制好以下几个方面,都不用担心过劳死的突然降临!
第一、劳逸结合,张弛有道,不要让熬夜成为生活的常态。
经调查,过劳死的死者往往在死前一周有过重的工作任务或过大的心理压力。
年3月24日,深圳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面,当日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据其妻子说,张斌经常加班到凌晨,有时甚至到早上五六点钟,第二天上午又接着照常上班。她认为,张斌猝死与长时间连续加班有关,“他为了这个项目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年12月13日晚,腾讯技术研发中心语音引擎组副组长李俊明,和往常一样陪同妻子在小区散步时,突然晕倒在地,然后抢救无效去世了。不少腾讯员工认为这位去世的同事是过劳死,是因为长期加班严重造成的过劳死。
上述的案例虽然有些并不是直接死亡在工作岗位上,但是只要看看他们之前的背景资料,都会发现“困”“累”是他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字眼。
年轻人的特点就是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熬夜成为了年轻人的标配。这种熬夜或许来自被动加班,也可能来自主动熬夜,但是带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长期熬夜,不仅肝脏不能及时有效代谢体内废物,运输养料,而且体内会产生大量毒素,随血液循环进入大脑和心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中毒症状,发生晕厥、心悸等心脑血管事件。同时,由于生活缺乏规律性,饥饱失常,引起血脂、尿酸、尿素氮等物质代谢紊乱,加剧机能损伤与衰退。
所以避免过劳死的头号关键因素就是避免熬夜。对于那些仗着年轻,主动选择熬夜的年轻人来说,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在9-11点之间,必须进入睡眠,每周超过11点的入睡,不要超过1次。
对于被动熬夜的人来说,情况有些复杂,或许身不由己的情况更多,比如娱乐业、夜间餐饮、夜班司机等夜间工作从业者,他们的生活时间几乎都是黑白颠倒,这种情况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改行,毕竟工资再高的职业也只是谋生的手段,如果因为长期夜间工作,增加过劳死的生命威胁,是很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实在无法改行,那么可以通过调班,减少每周必须熬夜工作的天数,也可以起到一定缓解的作用。
还有些貌似很累的熬夜加班者,是通过加班来逃避家中的生活压力,这种情况的人要从心理角度来解决问题,直面生活中的问题,直至内心深处愿意回归家庭。
还有一种属于工作能力不足,或者方法不对头,长期需要通过延时加班来完成工作的人。对于此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多学习他人的工作思路、不断学习,提高工作效率,才是缩短工作时间的关键手段。第二、顺应天时作息。
许多年轻人认为熬夜无所谓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可以用其他时间把睡觉的时间补回来。这样的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的身体是智能系统,而非简单的充电能量体,不是简单的弥补睡觉时间就可以弥补因为熬夜,不规律生活带来的身体损伤。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人体内各个器官所固有的生理节律,叫做生物钟。一个人应该按照自身的生理节律来安排作息,绝对不能违反、干扰这种节律。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晚上熬夜,中午不睡午觉,三餐不定时,则你将整天昏昏沉沉,疲惫不堪。
中医对此则有更深刻的理解,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把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在对应的时间,调理相应的脏腑,健康就会更上层楼,反之则会百病缠身。比如晚上23点~凌晨1点胆经最旺盛。凡在11点前入睡者,晨醒后头脑清新,气色红润;反之,过了11点不入睡,日久面色青白,易生肝胆疾病。
凌晨1~3点肝经最旺盛。此时熟睡可以保证肝内血液充足,维护肝的疏泄功能,使之冲和条达,充分发挥解毒滤过的作用。此时一定要睡好,就能养好肝血。否则易出现急躁易怒、焦虑、神经衰弱,老年人易患痴呆等精神性疾病。
换句现在特别流行的说法,就是按时作息,利于身体排毒。那么到底如何作息才能够做到最大限度的身体排毒呢?下面是按照中国子午流注理论,提出来的全息养生时间表。
大家尽量按照上表的时间来作息,长期坚持下来,身体的生物钟就会逐步与大自然同步,做事情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根本无需担心过劳死的突然降临!第三、饮食有节,控制“口腹之欲”。
上图是我国城市的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状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前三甲的癌症中,消化系统的占据了2名,都与饮食相关。或许很多人会第一反应说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管理水平、不理想的自然环境对此现象难辞其咎,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国际整体的癌症发生率。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世界癌症高发的前十名中全部是食品安全管理非常严格的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排名第一还是自行车大国丹麦。
其实大家不必讶异这个结果,这与现代医学的跟踪研究结果相一致,营养过剩的人,容易罹患即癌症(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儿童脑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状动脉心脏病的概率更高。而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合理的饮食结构,平时吃到七分饱,粗细搭配,不时不吃。如果量化的话,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膳食宝塔。
第四、运动有度,循序渐进。
健康生活的概念深入人心,因此运动也成为大家热心的一部分。各种运动层出不穷,上至高大上的登山、驴行天下,下至广场舞,全民健身热潮逐渐升温。不过运动毕竟需要调动全身的系统,运动强度越大,气血调动的越多,能够分配到心脏等关键身体器官的越少。如果一个人的心血管系统尚未强大到可以负荷如此大运动量的时候,骤然的大强度运动量很有可能会要了命!尤其对于很少运动,经常“宅”一族的人来说,在决定开始动起来的时候,首先要选择运动强度较低的运动,哪怕从最简单的散步开始,然后逐步发展为中速走、快速走,等身体逐步适应了这个运动模式之后,心肺功能也逐渐变的强大之后,再开始一些强度更大的跑步、游泳等运动。如果不然,单纯地依仗生理年龄较小的优势,立即开始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发生运动猝死的概率就会比较高。
另外,上面第二点的顺应天时作息也提到了,激烈运动的时间最好不要安排到晚上,那些为了拼朋友圈跑步里程、或者因为时尚而热衷夜跑的人最好把跑步这项运动改为白天,因为这项运动表面看起来是在活动身体,其实是在粗暴地消耗健康,除了能够作为时尚的噱头、成为一台夜间移动雾霾吸尘器、增加被犯罪分子袭击的概率之外,这项运动真的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你想真正活的健康长寿,那么请看到此文的时候终止这项荒唐的运动吧!
第五、保持平和心境。
很多人把过劳死归为过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但是反观中国长寿者,比如长寿的老红军,其中很多都是经历了人生诸多风雨、坎坷,乃至生命的威胁,还是依然活到了百岁的高龄。北大哲学系被公认为“长寿系”,90岁以上学者占1/4,85岁以上学者几乎占一半。这些长寿老人不仅终生都在工作,而且都颇有建树,谈到他们的养生哲学,最关键的核心就是心态,包括如何去面对世界,如何面对挫折,如何看待成功等等,都会对生命产生很重要的影响。正所谓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不让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些情绪过多过长时间干扰心绪。
第六、智慧安排体检。
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是过劳死的危险信号之一,而直接促成过劳死的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无论青年还是中老年人最好每年做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不论轻重,都要及时认真治疗。
不过这种定期体检并不能够彻底防范过劳死,因为体检检查出的各项身体指标只代表一时的身体状况,而身体的状况随时都是改变的。
年4月30日,挪威的男子蛙泳新科世界冠军亚历山大?戴尔?奥恩,在备战伦敦奥运会前夕,猝死于一家游泳馆的更衣室里。
年11月9日,年仅17岁,在首届青运会上夺得女子蛙泳两枚金牌的北京游泳新星庆文怡猝死于北京国家队宿舍中。
上述这些人都是体检完全健康,甚至健康水平超出了大部分人,但是依然发生了这些悲剧。
所以,建议能够在西方医学健康体检的基础上,每半年安排一次中医的诊脉,听听中医对身体的解读,或许能够给你更加全面、不一样的健康提醒。因为中医的理论就是防治结合,特别重视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对于现代医学提出的亚健康,中医并不很认可,认为此时虽然仪器无法检测出生病,但是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人已经生病,此时调理,病或许尚在“腠理”,可以很快治愈。
许多年轻人都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句话,所以才会选择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梦想玩儿命地拼搏,不过不要忘记了,身体这个物质基础是一切存在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塌掉,一切都瞬间瞬间烟消云散,无论梦想、亲人、爱人、金钱、地位,无一例外!所以,在为了梦想而努力的时候,记得为自己同步安装上健康的翅膀,这样才会飞得更高更快,命运才会真真正正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有识之士是一个文章交流与问答互助相结合的公益平台,邀请各行各业的有识之士,传播阳光积极正能量的优质内容,构建专业、有价值的知识分享社区。更多好文尽在:消除白癜风西藏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