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大部分肩痛都不是肩周炎误诊后果
肩膀疼痛、不能上抬的患者,在临床上非常多,很多人尝试过各式各样的治疗方式,往往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很多患者都认为“肩周炎”是一种非常难治疗的疾病。
事实上,“肩周炎”的诊断像个“垃圾桶”,很多肩关节疼痛都被诊断为肩周炎,但是,根据科学研究证实,“真正的肩周炎”的发病率其实相对较低,肩袖损伤才是肩关节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蕾做客《活到岁》节目,告诉肩痛患者如何区分肩周炎和肩袖损伤等不同病症以便对症治疗。
点击以下音频收听▼
王蕾教授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主要致力于肩关节外科及四肢长干骨及关节内复杂损伤的研究。
专长手术:肩关节周围复杂创伤、肩关节镜手术;四肢关节内骨折以及陈旧性骨折的治疗。
肩痛最常见原因是肩袖疾病
肩袖疾病是肩关节的头号杀手。肩袖是包绕在肩关节周围的四块肌肉,如果长期有磨损,最后可能造成肌腱的断裂。如果肩袖疾病被误诊为肩周炎,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结果。
肩痛最常见原因是肩袖疾病主持人:常见的慢性肩痛一般有哪些原因?
王蕾教授:最多见的肩关节疾病是肩袖疾病,是肩关节疾患头号杀手;第二位是肩关节不稳定,还有一部分是肩关节的骨关节炎;最后是冻结肩,也就是肩周炎。
年轻人的肩关节疾病,多数是肩关节不稳定,极端一点就是肩关节脱位。喜爱“手臂需要举过头”这类运动的年轻人,有些也会产生肩袖疾病,因为经常反复做一个动作,过度使用以后也会造成肩袖损伤。
主持人:虽然肩袖疾病发病率最多,但很多人对这个概念很陌生。肩袖疾病到底是个什么病?
王蕾教授:肩袖是包绕在肩关节周围的四块肌肉,这四块肌肉像袖套一样把肩关节稳定在肩胛盂上面,这样我们的肩关节才能活动,不会脱位,肩袖起到一定的保护肩关节跟协助运动的作用。
这四块肌肉,分别是上方冈上肌,前方是肩胛下肌,后方是冈下肌、小圆肌。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冈上肌,也就是肱骨头上方这块肌肉,它处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我经常诊断出病人有肩峰撞击症,这种疾病并不是撞到哪儿了才产生的,而是两块骨头在活动中往一起撞——肱骨头是一块骨头,在它的上面有一块像帽子一样的骨头,叫肩峰。这两块骨头之间的肌肉就是冈上肌,当我们做抬肩运动的时候,很容易造成肱骨大结节和肩峰撞击,造成冈上肌的磨损。如果长期有磨损,最后可能造成肌腱的断裂。
肩袖疾病易被误诊为肩周炎主持人:很多老百姓肩一痛就觉得自己是肩周炎,跟您说的肩袖疾病有关系吗?
王蕾教授:其实肩周炎这个名称不是非常确切,这个概念过去对医生和患者是一个误导。过去,医生一看是肩关节痛,就诊断为肩周炎,让患者去做做理疗,锻炼锻炼。所以老百姓一提到肩痛也都觉得是肩周炎。
按照现在医学的诊断,肩周炎就是指肩关节的关节囊炎,又称为冻结肩,它的发生率并不高,大概是在10%左右,而且发生年龄基本是在五十岁左右,所以也有人叫它“五十肩”。
这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是一年半到两年左右,之后患者的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都能够渐渐缓解。当你问一个病人“肩周炎得了几年了”,他说3年、5年、十几年,这肯定不是肩周炎。
但是肩袖疾病不一样,它会越来越严重,从疼痛到活动受限,到无力,是逐步过度的。如果肩袖疾病被误诊为肩周炎,会产生比较严重的结果,因为医生会告诉肩周炎的病人去小区里“拉绳子”、做“用手爬墙”的动作,这种手臂过肩的锻炼,会让肩袖破裂得更厉害。就像让膝关节病人深蹲、跑步,其实加快了疾病的进程。
如何区分肩袖疾病和肩周炎
王蕾教授:两个病都会导致肩关节疼痛,也都会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但肩周炎是所有的活动范围主被动活动都受限,就是肩关节不能往任何一个方向转动。而且肩周炎的病人常常觉得疼痛剧烈,尤其是晚上痛。
肩袖疾病的症状开始是手臂做超过头的高度的运动时,才会诱发的疼痛。比如去晾衣服,或者是从高处拿东西。肩袖疾病到后期,肩关节活动也会受限,但不是所有范围都受限,可能前屈活动受限,可能是外旋活动受限,表现为有的人大臂不能抬高,或者不能用力背手等等。
肩袖疾病如何确诊和治疗
主持人:肩袖疾病要怎么样确诊,要做什么样的检查,跟冻结肩一样吗?
王蕾教授:肩袖疾病的检查跟冻结肩有些类似,也是要有专业医生问诊,专业医生的体检,然后拍X光片,以及核磁共振。不同的是,肩袖疾病治疗时最好要做磁共振,用来确定肩袖的破裂程度,肌腱肌肉的退变程度,以及关节镜下修复的效果会怎么样。
肩袖疾病延误治疗后果严重
主持人:肩袖疾病如果不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王蕾教授:肩袖破裂以后,到晚期可能导致肩关节不稳定。因为肩袖的目的就是起到稳定作用,一个肩袖破掉了,肱骨头可能要往这个破裂的方向多动,软骨面就会磨损,时间长了会继发肩袖缺损性的骨关节炎。这时单纯靠肩袖修补就非常困难了,需要换新的肩关节。
一图读懂肩周炎VS肩袖损伤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王蕾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特需)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