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是如何进行分型和危险度分层的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它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的需氧与冠脉的供氧失去平衡,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其中冠脉本身粥样硬化原因约占心绞痛病因的90%左右,因此本文也主要叙述因冠脉粥样硬化所致心绞痛。
心绞痛的分型
在心绞痛分型方面,目前较为流行的是Braunwald分型,可分为:①稳定型心绞痛;②不稳定型心绞痛
其中稳定型心绞痛即指稳定劳力性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则包括除稳定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所有类型,实际上是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包括:
1.恶化型劳力性;
2.初发劳力性(一个月之内),轻微劳力即可诱发;
3.休息时(自发性)心绞痛,也可因轻微劳力诱发;
4.梗死后心绞痛等。
变异型(Prinzmetal)心绞痛虽可归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畴,但因其发病学及临床上的显著特点,Braunwald分型将其另外讨论。
另外,年Maseri提出混合型心绞痛,是指在具有一定劳力阈值的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如在静息时或本应能很好耐受的劳力水平下仍发生心绞痛时,可称为混合型心绞痛,仍属于不稳定心绞痛范畴。卧位型心绞痛因其发作系由心肌耗氧增加促发,也应属于劳力性心绞痛的一种。
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心绞痛危险性主要取决于:①左心功能状况;②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1.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度分层
主要依据运动试验的结果。诱发心肌缺血、心绞痛发作的运动量越低,缺血范围越大,其危险度也就越高。
表1加拿大心血管学会(CCS)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Ⅰ级
一般体力活动不引起心绞痛,例如行走和上楼,但紧张、快速或持续用力可引起心绞痛发作
Ⅱ级
日常体力活动稍受限制,快步行走或上楼、登高、饭后行走或上楼、寒冷或风中行走、情绪激动可发作心绞痛或仅在睡醒后数小时内发作。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m以上或登上一层以上的楼梯受限
Ⅲ级
日常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在正常情况下以一般速度平地步行~m或登一层的楼梯受限
Ⅳ级
轻微活动或休息时即可出现心绞痛症状
表2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组别
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心绞痛严重度分级
(Ⅰ~Ⅳ)
运动试验指标
(MET方法)
发作时心电图
低危
险组
Ⅰ、Ⅱ
6MET以上
ST段压低≤1mm
中危
险组
Ⅱ、Ⅲ
6MET
心率次/分
ST段压低1mm
高危
险组
Ⅲ、Ⅳ
4MET
心率次/分
ST段压低1mm
注:MET(MetabolicEquivalent,代谢当量)是指在1分钟做1kg的功时肌体所能提供的摄氧量。目前根据健康40岁70kg男子静息VO2,计算出1MET相当于3.5mlVO2/min·kg。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危险度分层
不稳定型心绞痛危险度分层主要依据心绞痛类型、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和缓解方式以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多项指标进行综合判断,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心绞痛类型和发作的持续时间。
表3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危险度分层
组别
心绞痛(AP)类型
发作时心电图
肌钙蛋白T或I
低危
险组
初发、恶化劳力性,
无静息时发作
ST段压低≤1mm
持续时间<20min
正常
中危
险组
A:1个月内出现静息心绞痛,但48小时内无再发作者(多数由劳力性心绞痛进展而来)
B:梗死后心绞痛
ST段压低>1mm
持续时间<20min
正常
或
轻度升高
高危
险组
A:48小时内反复发作静息心绞痛
B:梗死后心绞痛
ST段压低>1mm
持续时间>20min
升高
参考文献:
1.高岳霖,杨跃进,华伟等.阜外心血管内科手册(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张泽灵,陈漠水等.心脏内科主治医生问(第三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3.胡健,宋月兰,张子新等.心血管系统与疾病,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8.
赞赏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