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检查

寻找最美孝廉干部以孝养廉德用廉尽孝道

<

百善孝为先,治政廉为首。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孝廉文化,

本平台特推出

“第二届倡孝德·扬清风——

寻找最美孝廉干部活动”专栏,

旨在宣传我市各条战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

涌现出的孝廉先进人物,

用正面典型鼓舞人、激励人,

引导全市广大党员干部

和公职人员以孝促廉、以廉践孝,

激励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崇孝尚廉。

今天进入第19期啦

本期的故事主人公是

孝昌县白沙镇党委宣传委员何浩

???

以孝养廉德用廉尽孝道

何浩

孝昌县白沙镇党委宣传委员

“如果说成功的事业是一个圆,那么廉政就是圆心,纪律就是半径;如果说幸福的家庭是一个圆,那么孝心就是圆心,付出就是半径”,这句话,是35岁的孝昌县白沙镇党委宣传委员何浩的座右铭。

年,何浩从一名大学生村官成长为白沙镇宣委。3年来,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把党的好政策送到了农民群众的心坎;他建舆论阵地,搞文艺汇演、孝义文化节、感恩教育,把文明乡风播进了百姓心田。

对于家人,何浩却心怀愧疚。

年8月3日,孝昌县白沙镇组织党员干部与村民一道在辖区张潘村开展支渠清淤工作。图为何浩(左二)与村民正在池塘中清淤。

年11月,继母亲生病后,父亲也病倒了。此前,何浩的母亲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父亲独自一人看护,连日来的疲惫让老人终因体力不支,医院的卫生间里。

“如果我不是因为工作疏于关心他们,如果我能帮父亲分担些,他也不至于累倒。”回忆当初,何浩的话语里满是辛酸与自责。

一边是等待心脏移植的母亲,一边是亟待做心脏介入手术的父亲,看护两位老人的担子,就这样落在了何浩的肩上。但最难的,还是昂贵的治疗费用。

为了方便照顾,何浩恳请医生将父母亲安排在同一病房。每天除了照顾两老起居、端茶送饭、问病拿药外,他还要瞒着他们四处筹集手术款。

“很多人帮我出主意,建议我先用单位公账上的钱替父母交手术款,等钱筹齐了再补上。”何浩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公款姓“公”,再难,也不能把公私混为一谈。

为了替父母看病,何浩卖掉了自己的婚房和父母的住房,又向亲朋好友借款20万元,终于筹齐了手术款。一片孝心终有回报,好消息接连传来,母亲的心脏供体配型成功,父亲术后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事后,父母在得知他当初的选择后,欣慰不已:“孩子,你做得对。我们做事要干干净净的,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该拿的坚决不拿。”

父母的一席话,点亮了何浩前方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年8月的一个傍晚,一位书店老板来到何浩的住所,暗示何浩利用主管教育的权利,帮忙打开白沙镇中小学校的教辅资料销售市场。

“他带着好烟好酒来,提出想长期合作,我都气笑了。镇上大多是留守学生,他们的父母在外辛苦打拼,工资大多也不高。这些昧着良心的钱,真不能挣!”何浩说,书店老板看自己态度坚决,拿上东西悻悻而返。

对企图利用他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之人,何浩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无情;但对于困难群众和帮扶对象,他却有如春风拂面般温暖。

一天,帮扶对象刘焕清蹬着三轮车来到何浩的住所,车上装着大米、花生、花生油和几十个土鸡蛋。

“何宣委,你平时这样照顾我,我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这些都是我自家种的、自家产的东西,今天说啥也得收下。”看着从大老远而来的刘焕清,一股热流涌上何浩的心头。

老人的东西不能收,也不能不收,怎么办?何浩想了一个两全的法子,他以市场价结算,自掏腰包留下了这个“特别的礼物”。

来源:市纪委

编辑:刘华

责编:奇异

大家都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jc/156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