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术后补充蛋白质能加快康复提醒蛋白质
李国华(化名)是个勤劳的老人,他过着规律的生活,以他的勤劳和智慧,养育了三个孩子,并让他们都有了好的工作。李国华在72岁那年,由于长期的疲劳和劳累,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不得不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
手术很成功,医生嘱咐他要注意营养的补充,特别是蛋白质。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妻子王云霞(化名)的心中。为了李国华的健康,王云霞开始每天早中晚为李国华准备大量的蛋白质食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鸡蛋,她每天都会要求李国华吃上30几个鸡蛋。
李国华对于王云霞的这种关心非常感动,他知道,这都是出于王云霞对他的深深的爱。尽管有时感觉到有些饱,但是他还是一直坚持着吃下去,希望通过这样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国华开始感觉到每次小便时都有疼痛,并且伴有血丝,这让他和王云霞都非常担忧。医院,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医生告诉他们,李国华的肾功能出现了衰退。
医生解释说,对于李国华来说,他每天吃的30几个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远远超过了他的身体需要,这无疑加重了他的肾脏负担,从而导致了肾功能的衰退。
蛋白质是身体的重要营养素,对维持正常身体机能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心脏病患者术后的康复期,更需注意科学合理的蛋白质摄入,以助力提高免疫力,增强身体的抵抗能力。
一、心脏与年龄的关系
血管硬化:人体的血管壁会因为年纪大变得更加坚硬、厚实,血管的弹性会减少。血流受阻,导致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推动血液流动。这种增加的压力可能会导致心脏肌肉扩张和肥厚,增加心脏病,特别是冠状动脉病的风险。
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的弹性减弱,血压可能会上升。这不仅增加了心脏的负担,使其更难以将血液泵入全身,还可能导致血管壁受损,引发动脉硬化,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体重增加:体重增加也是随年龄增长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随着新陈代谢的减慢,如果我们不控制饮食或者减少运动,可能会出现体重增加的情况。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使心脏更难以将血液泵送到全身。这不仅可能导致高血压,还可能引发其他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和心力衰竭。
糖尿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胰岛素抵抗性可能会增加,糖尿病会导致血糖升高,长期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引发动脉硬化,从而增加心脏病的风险。
二、为什么说蛋白质对心脏病术后的患者如此重要?
蛋白质是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构成元素,包括我们的心肌细胞。它们负责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对于术后的心脏组织恢复至关重要。心脏手术,无论是冠状动脉搭桥、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都对心肌组织造成了一定的损伤。在手术后的恢复期,身体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修复和重建受损的心肌组织,帮助心脏恢复其正常功能。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这个重建和修复过程,延缓康复进度。
蛋白质也是制造免疫组织的重要成分,其中包括白细胞和抗体。白细胞是我们的免疫系统的主要战士,它们可以识别并攻击进入体内的病原体。而抗体则是专门对抗特定病原体的蛋白质,它们可以帮助白细胞更准确地找到并消灭病原体。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可能会暂时处于较低水平,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提供额外的免疫支持,帮助他们预防手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
三、心脏病患者摄入蛋白质需遵循以下几点:
蛋白质的质量:并非所有的蛋白质都一样。动物源性蛋白质,如鱼、鸡胸肉、蛋、低脂牛奶等,以及部分植物源性蛋白质,如豆腐、扁豆等,都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的数量:心脏病患者的蛋白质需求量可能会增加。一般来说,每日膳食蛋白质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15-20%,但在术后恢复期,根据个人情况,可能需要增加到20-25%。
均衡饮食:尽管蛋白质重要,但并不意味着需要过量摄入。我们应保持饮食多样性,均衡摄入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提供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心脏病术后患者的免疫力和康复程度,除了科学摄入蛋白质外,还需要配合充足的睡眠、适度的运动和积极的心态。身体的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耐心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