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预防

马王堆女尸的传说

如何治疗白癜风效果好 http://www.znlvye.com/m/

七十年代,在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了一具距今两千多年的女尸。经专家们考证,女尸皮下脂肪丰满,肌肉弹性良好,是我国最早挖掘出来的一具湿尸类型古尸。

从女尸选择的葬地和陪葬品来看,她的身份应是皇亲国戚,但是墓地却见不到一个陪葬人,埋的深度也不够皇室的标准。而且女尸的骨架很大,右膀有断痕,病理检查又发现患有十多种疾病,似乎象个长年颠沛流离的劳动妇女;可是女尸胃里却有甜瓜子。

据考证,这种甜瓜是西蕃进贡给朝廷的,生活在长沙的劳动妇女,怎么能吃得到这种贡品呢!若说她是皇家贵族,理应生活在当时的国都咸阳,为什么会在千里迢迢的长沙出现?她的男人为什么不和她合葬呢?

由于事情蹊跷,民间就出现了许多关于这具女尸的传说。有一则是这样说的:公元前,有一个皇帝,在他当朝时,虽朝政清平,国泰民安,但由于这皇帝五十有余,仍未求得一子,这不免成了他的一桩心事.文武百官也深知皇上不立太子,百年之后,皇位必定不保,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年代,皇位易人也就意味着他们在政治上的失势。

为了自身的利益,国相受众大臣之托,怂恿皇帝再找一个皇妃,早日生下一子,也好传宗接代。皇帝何尝不是这样想,但正宫娘娘正在妙龄芳年,满心只望亲生一儿,稳稳当当地坐皇太后的宝座。

平日,她仗着粟婴太上皇后的权势,把三官六院十二嫔妃管得死死的,哪个妃子有孕,顷刻便被弄死。而这皇帝又是一个出名的孝子,一切都听太上皇后的吩咐,所以就是知道一些,也奈何不得。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国相眼见皇帝年事渐高,到了绝后的地步,一急之下,倒也想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计谋。这一天,国相把自己的计谋悄悄告诉了皇帝,皇帝听后大为赞赏,亲自跑到后宫,把国相的点子告诉了正宫娘娘。

这些天,正官娘娘也怕真的无子而被人篡位,听得皇帝要私下找个妃子,如生下儿子,归她正官娘娘,觉得事到如今,也无其它办法,便点头依允了。为了把这事做得神不知、鬼不晓,皇帝依照国相的推荐,找到朝廷内最忠厚的老太监,令他悄悄办理。

没几天,老太监在宫内找到一位名叫彩娥的宫女。彩娥姑娘既年轻又漂亮,琴棋书画,样样入门,皇帝一见就觉得欢喜,借着正宫娘娘需要使唤婢女的名义把她招到后宫,一番雨露,便得怀胎。皇帝立即发出手谕,只说正官娘娘已有身孕,满朝文武百官如释重负,欢声雷动,接连摆了几天大宴,闹得全国上上下下都知道了这件大事。

十月过后,彩娥真的生下一个白胖儿子,皇帝便依照许诺,取名为元昭,正式立为皇太子,正宫娘娘自然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在彩娥姑娘精心哺育下,皇太子越长越好看,非常讨得皇帝的欢喜,退朝下来,总爱把他抱到膝上百般抚摸,不忍撒手。对彩娥姑娘也自然是另眼相待,倒把个皇太后冷落在一边。皇太子满周岁时,皇帝还亲笔在绫缎上写了一份“太子诏”,以示关怀。

这一来,皇太后不高兴了,她见皇帝对彩娥母子如此恩爱,不禁动了醋意。心想:皇太子虽然名义上是属自己,但彩娥活着,终究利少弊多,皇太子长大成人,一旦从生母口里知道真情,自己的地位便会一落千丈。为了消除隐患,掩人耳目,便动了杀机。一次,乘着皇帝外出巡视,假借皇上手谕,要老太监去置彩娥于死地。

老太监接到手谕,不由得悲愤满腔,心想:彩娥姑娘为你生下儿子,你不但不感激,反要杀人灭口,真是毫无良心!瞻前顾后,想想自己是个快要进棺材的人了,何必跟着皇太后去造这个苍天不容的大孽!主意打定,便大着胆子跑到彩娥房中,将皇太后的诡计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彩娥姑娘。

彩娥听了,又悲又气,哭得象泪人一般。老太监在旁看得心酸,横下心来说道:“姑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放你逃出去吧。”

彩娥见老太监如此仗义,实在不忍心连累他,说声:“我还是死了吧!”便拿起绶带要自缢。慌得老太监扑上前去,死死求道:“姑娘,看在太子份上,你可不能轻生啊。”彩娥姑娘望望太子,又望望老太监,一时倒没了主见,呜咽着说:“我怎能连累公公呢!”

老太监一跺脚,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老朽是入土之人,能做这件好事,也不枉活了一生。你年纪轻轻,在外面静心等着,只要太子继了皇位,你们母子不是可以重逢嘛。”

一番话说得彩娥回转心来,跪在地上连连给老太监叩头,又抱起太子亲了又亲,泪水就象断线珠子似的滴在太子的身上,把太子放下又抱起,抱起又放下,最后狠着心肠在太子肚脐处抓了三道深深的指甲印,又把“太子诏”揣进自己怀里,一步三回头,一步两行泪,跟着老太监从后门逃了出去。

老太监估计彩娥已逃出城去,才慢吞吞地向皇太后报告。皇太后一听傻了眼,知道一定是老太监将计划给泄露了,便叫人将老太监秘密处死,悄悄了事。

再说彩娥逃出城外,身无分文,又举目无亲,一路靠讨饭谋生,先到河南,后到湖北,又经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陕西,最后来到甘肃平凉县,走了一个“U”型,屈指算来,十七八年过去了。

这一天,彩娥好不容易爬上一座山崖,在用溪水洗脸时,只见自己披头散发,破衣烂衫,人不人,鬼不鬼的,十几年的流浪生活,已经把自己折腾得象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婆。想想儿子,又音讯杳无...她越想越悲怆,越想越失望,真是天苍苍,路茫茫,全然没了指望。

一股热血上来,便断了活下去的念头。她冲着南方喊了三声“儿啊,儿啊,儿啊”,便两眼一闭,纵身向崖下面跳去。也是命不该死,半空中一棵大树杈将她托住。但由于右膀摔断,血流如注,昏死了过去。

恰巧这时半山腰上来了一个打柴人,此人名叫曹二亮,父母早亡,只留给他一副扁担和一个磨盘,整天靠打柴、磨豆腐为生,今天他卖完豆腐刚上山来,见半山腰处的大树杈上,托着一个长发女人,便不顾一切地上去抱下来,一摸,还有点气,忙背到家里,用热豆浆喂了几口。彩娥慢慢醒来,见眼前

站着一个陌生男子,不由得一阵心慌,侧过身子就想爬起来,一阵剧烈的疼痛又使她倒了下去。曹二亮赶紧从房里翻出草药,说:

“大姐,我也是个受苦人,你放心地在我家养伤,等好了再上路吧。”彩娥看着这位淳朴的山民,放心地点了点头。因为曹二亮不是骨科医生,所以彩娥右膀的断伤处,始终没能接好,留下了终生的残疾。

曹二亮凭空多添了一张嘴巴,生活更加艰难,为了维持两个人的生活,他起早摸黑,钻深山,下集圩拚命地干活。彩娥见此情景,深深地爱上了这位老实憨厚的救命恩人。有一天,她红着脸对曹二亮说:“二亮哥,咱们都没父母兄弟,不如结为夫妇,共同生活吧。”曹二亮家境贫穷,近四十岁了还未讨得起老婆,现在怎会不同意呢,当下俩人就拜了天地。

彩娥与曹二亮相依为命,过着艰难的日子。这一天,曹二亮从集圩回来,一放下豆腐担,便坐在那里长吁短叹,彩娥不知出了什么事,心惊胆战地问道:“二亮,出什么事了?”

连问三遍,曹二亮才苦着脸说道“皇太子今天登基了,那些可恶的衙门说什么要取个吉祥,硬是在城墙头贴出告示,老百姓三个月内不准吃豆腐。这下断了咱们的生路,可怎么活下去啊。”说着,眼泪“啪嗒啪嗒”地滚落下来。

彩娥听到太子登基的消息,不由牵动了心肠,忍不住急切地问道:“那太子叫什么名字?”曹二亮抓了半天头皮,才说道:“叫元.....元昭?

彩娥脱口而出。曹二亮见彩娥竟知道皇帝叫什么名字,真有些困惑不解了:“你怎么知道的?”彩娥抖抖嗦嗦地从贴身衣服里取出一块绫缎,交到丈夫手里,没头没脑地说:“咱们又有活路了。这是‘太子诏’啊!”接着,彩娥便一口气将自己的身世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

第二天,彩娥又让二亮下山探听消息,知道皇太后已死,老国相仍健在,便打定主意,二亮上京城去相认自己的亲生儿子。为此,彩娥花了三天时间,教会了二亮进宫殿的各套大礼,又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阵,才打发二亮上路。

曹二亮风餐露宿,走了半个多月,来到了咸阳,几次求见皇上都被打了出来。曹二亮毫不气馁,索性候在小巷里静等国相上朝。

这一天,老国相的大轿刚一出府,曹二亮就拦了上去,声嘶力竭地喊着:“冤枉!我有天大的冤枉!”武士们见一个乞丐拦路,便一拥而上,把曹二亮高高举起,只等老国相一声令下,摔他个头脚分离。这老国相已是白发苍苍,听到喊声好生纳闷:此人不顾性命,竟敢拦轿喊冤,看来此事蹊跷。便喊道:“放下喊冤人。”

武士们将二亮按到在地,老国相问道:“你有何冤,快快说来。”只见曹二亮全无惧色,坦然地说道:“这事关系重大,此处不便说”老国相忙令人带着二亮回到相府,又好言问道:“你有何冤,还不快说!”二亮依照彩娥的吩咐,镇静地说:“望国相启奏皇上,此事非当皇上的面说不可。”

老国相一听,火冒八丈高,大声骂道:“岂有此理,堂堂国相你敢不相信,来人,拉下去斩了。”武士们一根先链套了过去,曹二亮拚命挣扎,大声嚷着:“老国相,你忘了“太子诏不曾?"”老国相闻言,立即想起二十年前彩娥带着“太子诏”逃跑的情景,知道遇着了知情人,忙令松绑,好言问道:“你究竟何处人氏,找皇上有何冤枉?”

曹二亮这才说:“我叫曹二亮,甘肃平凉人,皇上肚脐处有三道指甲印。”说到这里,再也不肯说了。老国相感到事关重大,便令人好生招待二亮,自己飞速上朝,向元昭帝启奏。元昭帝一听,实是奇怪,自己肚上的指甲印,一个穷百姓怎么会知道?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便传下谕去,明日将曹二亮带上朝廷一见。

老国相回到相府,忙着催人给曹二亮赶制服饰,又派了礼部大臣教师上殿大礼。谁知来人刚教第一个大礼,二亮就摇掐头说道:“这些我全会。”老国相心里明白了,长叹一声:“彩娥活着啦。”

第二天,老国相偕同曹二亮一起到了朝廷。只见二亮一连几个大礼,干净利索。元昭帝很是高兴,问道:“听说你有天大的冤枉,说吧。”曹二亮记着彩娥的吩咐,说:“求皇上在我未说时,先写个“免死令,否则我实在不敢说。”元昭帝为了弄清来人身份,便破例地写了个免死令。

曹二亮不识字,又叫老国相当众读了一遍,才放心地说道:“皇上,我与你妈彩....一句未了,元昭帝已经暴跳如雷,拍着龙案大声骂道:“刁民放肆,来人,拖下去!”老国相慌忙用眼示意刀斧手且慢,轻轻凑着元昭帝耳根说道:“请皇上退庭,臣有密事相报。”

元昭帝气呼呼地随着老国相来到“安乐宫”,老国相驱走了身边太监,才把元昭帝的身世这么长,那么短,从头至尾细细讲了一遍。元昭帝和他父亲一样,都是天生的孝子,听完这番言语,顿时恍然大悟,当着老国相的面,“哇”的一声哭起来,半天没缓过气来。老国相在旁唏嘘不已,劝了好久,他才平静下来。

曹二亮跨进“安乐官”,见皇上的眼睛哭得红通通的,知道大功告成,便恭恭敬的地取出“太子诏”,又将自己和彩娥的经历说了一遍。

听说生母虽经千难万苦,但仍健在,自然大喜。便要马上起驾,亲自去平凉接母亲进城。国相一听,慌得连忙拦住,说:“皇上,老夫人没有得到你父亲加封的爵位,如果贸然相认,被人知道了内情,天下就要大乱起来。”元昭帝这才猛然惊醒,心想:自己是靠着皇太后的名义上台的,如果认一个平民为母亲,岂不是违反了正统的皇位继承制,一旦朝廷闹将起来;自己连皇帝也做不成了。怎么办呢?

元昭帝叹了口气,求援地督着老国相,说:“有母不认,可是大道不道啊!”老国相听了,眼珠一转,立刻有了主意,说:“依臣愚见,不如暂时委曲一下老夫人,让她自选一处繁华之地居住,皇上可借出巡之机悄悄去探望既掩去众人耳目,又尽了母子之礼,可谓两全其美啊!"元昭帝一听,连声称好,当下派心腹随曹二亮去平凉,告知实情,让彩娥自选一处居住,以待母子相见。

彩娥听得这个喜讯,哪有不愿意的。当下想到湖南长沙,那里山明水秀.地理最为理想,便和曹二亮一起搬了过去。

从此,元昭帝每年都要借出巡的机会,带着各地进贡的大批珍品去长沙向母亲请安,母子相遇,自是一番悲悲戚戚的情景。

彩娥生活富裕了,心胸不免狭窄起来。这一年,元昭帝又借出巡机会,来到长沙,彩娥竟板着脸说:“儿啊,我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后,为什么要过这种偷偷摸摸的生活?你下道圣旨立我为皇太后吧。”元昭帝虽然孝母,但在这个有关自己皇位的大事上,却丝毫不敢含糊,任凭彩娥三番五次地要求,硬是没有答应。

当晚,彩娥吃过西蕃进贡的甜瓜后(彩娥不识甜瓜,所以将瓜籽一起吃进肚子了),怒火攻心,睡到半夜,便因心肌梗塞死了。元昭帝闻母病亡,很是悲痛,不吃不喝坐了一天一夜:他想按皇太后礼节葬其母,老国相怕京城知道,喧哗开去有失体统,便一再劝阻。

所以待到彩娥下葬时,非官非民,造成了这种奇怪的局面。不久,曹二亮也死了,元昭帝不同意合葬,所以二千多年来,彩娥一直是孤零地睡在地下。女尸之谜解释开了。这则传说象插上了翅膀,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yf/151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