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紧缺医师疾呼提升医患信任度中国
医师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衡仍然是我国医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4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国务院关于医师队伍管理情况和执业医师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委员们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了讨论。回顾近几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维护医师权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在各界的共同呼吁下,年11月3日,国务院通过了卫计委关于“设立中国医师节”的申请,同意自年起将每年8月19日设为“中国医师节”;年10月1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开始实施,医疗秩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维护和保障。不过,目前基层地区和民营医疗机构仍然面临人才资源紧缺的现状,许多医生难以平衡学术科研与临床工作的压力,医患关系紧张、信任度差的情况仍然没有完全缓解。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对两位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均有任职经历的医生进行了访谈,了解近年来医生从业环境的变化,探讨公立和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吸纳、培养、管理方面面临的不同问题和可能的解决办法。医疗人才资源紧缺《中国经营报》:当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在人才吸纳和培养上面临哪些挑战?在这方面,公立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是否有差异?孟繁霞:当前,我国基层医疗机构吸纳高质量医生人才很困难,医院尤甚。在基层地区,群众普遍观念还是更倾向于到医院就职,医院在薪酬待遇方面更有保障。此外,在一些医院,管理者出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考虑,更希望能够直接招聘有经验的医生,而不愿意花费精力培养年轻医生,进一步造成了医生资源紧缺。单志刚:医院同样面临医生人才资源紧缺的情况。特别是急诊科,医生需要具备超强的体力、很强的沟通能力,全面的医学知识,不能有半点差错出现,医院的中等以下水平,技术往往得不到其他专科认可,接触的患者往往又是急、危重的,病史简单、时间短、化验资料少。有的患者隐瞒病史,给医生带来误判,导致急诊风险高,对医生要求又高,这也是造成急诊科医生少的原因之一。《中国经营报》:现阶段,我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落实情况如何?这一政策在实践中面临哪些困难?孟繁霞:医生多点执业政策有助于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能够为非公立医疗机构注入活力。不过,从实际落实来看,许多医院、医院,医生资源本身十分紧缺,他们完成本职工作就几乎消耗了全部精力,更难以花费时间到医院进行多点执业。除了多点执业政策,医联体也推动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间人才的流动和医疗资源下沉,医院诊疗压力,医院作用。不过在一些地区,患者医院的观念,医院舍不得放弃患者资源,导致政策在落实上面临一些困难。基层医患信任度待提升《中国经营报》:目前,我国医生是否面临学术科研与临床工作难以平衡的压力?公立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职称管理是否存在差异?单志刚:目前,我国很多医生都面临着职称评定的压力。比如,急诊科医生下夜班后已经疲惫不堪,下班后睡觉成为第一要务,患者的治疗没有连续性,时间和经验上造成急诊科医生不能写出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医院基本和其他科室是一样要求,因此科研方面急诊科没有优势,也是优秀人才不愿留在急诊科的原因之一。现在急诊科患者大量增加,留观病房的开展,急诊ICU的建立,吸引了部分优秀人才加入急诊,部分医学院还开了急诊系,花大力气培养急诊的优秀人才,医院的发展和救治患者的能力会越来越好。不过,医生的科研更在于平时工作中的积累和总结,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科研成果自然就水到渠成。医院和科室会从各方面鞭策医生去学习。医生学术水平提高了,才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医院才能稳定发展。其实除了医生,各行各业的人都在学习。同时,学术研究能力确实是能够反映医生水平的一种客观衡量标准。孟繁霞:在基层医疗机构,医生难以平衡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医院,职称评定可能影响医生薪酬、医生退休后工资待遇等很多方面,这些对于一些基层的医生还是比较重要的,因此医生不得不花费精力在学术研究、论文发表上。但同时,由于临床工作紧张,若医生难以权衡二者关系,便有可能发生医生学术造假等问题。相比之下,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生在这方面压力较小,医生的待遇更多与工作质量挂钩,对职称的考量较少。此外,自年以来,部分地医院试点开展职称自主评审等政策,将有望缓解医生职称评定的压力。《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大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界为此做了哪些努力?单志刚:对于急诊科来说,最困扰医生的往往不是工作繁重和技术难题,而是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大家应该知道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完全治愈,有的重症患者是要给医生抢救时间的。特别是醉酒患者,酒后会失德出现打骂医护人员、砸东西等行为。还有症状不典型患者,如胸痛,可能只是一般的软组织伤,但也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耽误几分钟就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患者和家属的不信任,检查项目多之后发现没有严重问题,患者及家属会觉得你过度医疗;检查项目少了,导致重症患者出现漏诊,结果更可怕。因此希望广大群众信任我们,我们希望用最好技术和最少的费用,将疾病诊断清楚,防止出现漏诊和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伤害。近些年,随着社会各界对医疗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