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难道是肺癌?
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难道是肺癌?
点击上方“山东卫生计生”可以定阅哦!医院放射科主任医师谢汝明有人形容体检是“不查不放心,查了更担心”。近年,肺部结节检出率愈来愈高的缘由在于,过去肺部体检主要是拍X光片,但X片对小于1厘米的结节有时难以发现。现在,愈来愈多的单位改做低剂量肺部CT,连2毫米以上的结节都能发现,所以检出率就高了。当看到体检报告上“发现肺部结节阴影,肿瘤不能除外,建议随访”的字样,估计没有谁不为之恐惧。结节是指有病灶存在不是指病灶性质首先需要了解的概念是,结节是指有病灶存在,不是指病灶性质。肺内结节是肺内产生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异常病变组织,可能是疤痕、炎症、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由于结节比正常充气肺泡密度高,故在X线照耀下,出现阴影。通常,肺内直径小于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称为结节,直径小于1cm称为小结节。肺内结节或小结节分为良性、恶性两种。常见的肺内结节或小结节包括球形肺炎、结核球、错构瘤良性、纤维增生等,癌前病变成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恶性病变则有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转移癌。发现肺部小结节有多少属于肺癌呢?据文献报导,在所有的肺内孤立结节病灶中,恶性肿瘤远少于良性病变。就年龄而言,小于35岁的人群出现肺内孤立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只占1%~3%,40岁以上者良恶性的几率几近各占50%,年龄愈大恶性肿瘤几率愈高,70岁患者恶性的几率可达70%。用胸片对大样本人群普查时,肺内孤立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仅占3%~6%,一般人群,一年一次的体检是很有必要的,但对高危人群来讲体检更加重要。哪些人群属于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呢?一般来说,年龄50岁以上并最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1)吸烟≥20包/年,其中也包括曾吸烟,但戒烟时间不足15年者;(2)被动吸烟者;(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或肺癌家族史;(5)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史。肺部发现结节或小结节后怎么办?如果体检中发现肺部结节或小结节,不要过度惊惶,但也不要太过忽视,应及时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其它的检查手段,如胸部CT定期随访、纤维支气管镜、CT定位下穿刺、痰细胞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目前国际及国内对肺部孤立结节的处理已有共鸣,共鸣中把肺内结节按不同的大小、实性结节或亚实性结节均有详细的处理原则,目前国内专家一般推荐美国的Fleischnerzhi指南。指南推荐≤4mm的实性结节及≤5mm亚实性肺结节不做CT随诊,对这1处理原则尚有不同意见,肺内恶性病变均是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所以对≤5mm的结节病变从慎重的角度动身依然需1年后体检一次。其余大小结节均采取3至6个月乃至1年复查,连续复查年。如发现肺小结节2年无变化,则可大致认为为良性结节。如果结节有变化则根据变化情况做出判断并决定下一步处理意见。对大于1cm的结节应当尽可能通过多种方法肯定结节的良恶性。胸部低剂量CT筛查是高危人群体检的首选方法过去的健康体检基本上为X线胸片,大于1cm结节病灶容易被发现,小于1cm的病灶因影响因素较多极易漏诊。另外约43%的肺部面积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堆叠,使一些肺内病灶难以发现。即便胸片发现肺内有病灶,相当一部分病变的性质也难以肯定,需要进一步做CT检查。所以胸片在体检中只能作为病变的初步筛查手段。CT在肺内病变中的诊断优势非常明显,CT通过显示组织薄层横断面及三维结构图象进行诊查,有效避免了肺与心脏、纵隔、横膈等组织的堆叠,能发现肺尖、脊柱旁、靠近胸膜、心脏后方、纵隔、横膈等部位胸片难以发现的病灶。CT还有较高密度分辨率,能发现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对发现肺内病灶及初期诊断定性,CT明显优于胸片。近年,普通人群健康体检中,包括胸部CT检查,特别是近年来专家们推荐的低剂量CT筛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这成为肺部结节发现率明显上升的重要缘由。低剂量CT筛查所产生的射线剂量很低,对人体的影响已明显下降,对高危人群来说是体检的首选方法。但对孕妇来讲依然是一个禁忌症。对年龄小于40岁以下人群依然推荐胸片体检,简单快捷。祝您健康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医院白癜风怎么治疗最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