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心肌梗塞 > 疾病治疗

运动平板实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运动平板实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患者男性,76岁。反复胸痛、头晕3个月来院救治。3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胸痛、头晕,休息后好转,尔后反复发作10余次,一般持续时间约20min。既往心电图报告为高侧壁、前间壁异常Q波。超声心动描记术显示左心室节段性运动异常,少许心包积液。

临床诊断:冠心病待排。运动平板实验前心电图(图1)示:QRS波群在I呈qrS型,aVL呈Qr型,其Q波起始错折、V1、V2呈QS型,V3呈qrS型;V1-V3ST段呈上斜型抬高0..15mV,T波浅颠倒及正负双向。

选用Bruce方案,运动2min时,到达极量运动的70%(极量级运动心率为次/min,患者诉胸闷、气急,示波屏(图2)显示I、aVL、V2-V4ST段呈上斜型抬高0..5mV,T波挺拔,II、III、aVF、V6ST段呈缺血型压低0..4mV。

提示:超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立即终止运动。

在场医技人员立即嘱患者平卧、吸氧,通知心内科医师,并立即送往导管室,紧急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段狭窄99%,第一对角支起始段及近段85%狭窄,旋支起始段70%狭窄,左主干无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全程可见弥漫性斑块,近段70%狭窄,中段60%狭窄,后降支起始95%狭窄。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前降支植入支架,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暂不处理,行药物医治。

临床诊断:冠心病、超急性期心肌梗死(高侧壁、前间壁、局限性前壁)、冠状动脉球囊扩大术及支架植入术后。

讨论运动平板实验的临床运用价值包括:(1)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2)已知或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危险性和预后的评价;(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前初期危险性的评估;(4)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其他心脏疾病或行冠状动脉重建术患者心脏的评估。但运动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挑选,以避免发生意外。

运动平板实验中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属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本例患者近3个月反复发作胸痛,常规心电图显示高侧壁、前间壁异常Q波,该异常Q波极可能是由陈腐性心肌梗死而至,运动前V1-V3虽有ST段上斜型抬高伴T波浅颠倒及正负双向,但应属正常范围,而运动平板实验中I、aVL、V2-V4出现ST段呈上斜型抬高达0..5mV伴T波挺拔,应斟酌出现了再发性心肌梗死。

所谓再发性心肌梗死是指在原有心肌梗死基础上,再次产生新的心肌梗死,它包括原心肌梗死灶延伸、毗邻原梗死区或阔别原梗死区的部位产生新的梗死灶这3种类型。本例属于原心肌梗死灶延伸。

原心肌梗死灶延伸是指急性心肌梗死后4周内(以2周内多见),同一支血管供血区域的心肌再次产生梗死,使原梗死灶范围或深度扩大,致使原为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梗死延伸为穿壁性心肌梗死,出现Q波型心肌梗死,或延伸至梗死区毗邻部位使其产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电图表现为:(1)坏死性Q波增深增宽,或由q波转为Q波或QS波,或QRS振幅下降;(2)ST段再度抬高,且ST-T呈动态演化;(3)毗邻原梗死区的导联亦出现ST段抬高、ST-T动态演化,可伴随异常Q波出现。

故临床上要提高对再发性心肌梗死的警惕性,原产生过心肌梗死患者,若又出现不能减缓的胸痛或不明缘由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应高度警惕再发性心肌梗死的可能,要特别注意以下心电图改变:(1)新出现q波或Q波伴ST段抬高;(2)QRS振幅下降、切迹较多、时间增宽;(3)原有Q波增深、增宽或由q波转为Q波、QS波;(4)原有ST-T改变突然产生改变,乃至出现伪善性“正常”图形;(5)心电轴改变;(6)新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或V1Ptf值增大。本例患者运动中引发了急性心肌梗死,幸亏抢救及时,患者化险为夷,以后应在运动平板实验适应证挑选方面吸取教训。

来源:心电与循环

作者:医院心电图室应许青何方田阮爱芳

酷姐个人









































治疗白癜风的办法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ezrgo.com/jbzl/58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