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创造心奇迹85岁高龄急
近日,
医院心血管内科
再次成功救治一位急性心梗患者。
与“死神”赛跑,为生命接力,
创造了“心”的生命奇迹!
85岁的陈奶奶(化名)
平时身体还算硬朗,
这天,大概到晚上九点半左右
她正准备睡觉时,
胸背部突然出现
一股强烈的疼痛感和压迫感
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且约近4个小时后也不见缓解。
家人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入院后,
完善相关检查,
心电图提示陈奶奶为
“急性ST段抬高型下壁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随时可能发生,
情况极为凶险。
心电图提示: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房室传导阻滞
就在心内科专家团队参与会诊时,
陈奶奶突发意识丧失,
心电图提示室颤。
予以除颤等相关对症抢救后,
陈奶奶虽然恢复自主心律,
但神志呈深昏迷状态!
心电图提示:室颤
急性心梗的救命关键就是“快”!
此时需要立即进行急诊PCI治疗!
医院迅速为病友开通绿色通道,
启动介入导管室,
征求家属同意后
行急诊PCI术。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与死神的博弈就此展开……
植入临时起搏器保障手术安全,
予以相关对症生命支持治疗,
行冠脉造影显示:
陈奶奶三支心脏大血管中
左前降支近段狭窄85%,
中段狭窄90%,向前血流TIMI2级
左回旋支中段狭窄95%,向前血流TIMI2级
右冠近段狭窄90%,
中段狭窄%,向前血流TIMI0级
属于典型的冠脉三支病变!
在详细评估病情后,
决定先处理右冠闭塞处和狭窄处,
于右冠植入3枚支架,
但术中陈奶奶反复出现室速、室颤
立即予以相关对症抢救处理后,
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在ICU和心内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
陈奶奶的病情逐步趋于稳定,
顺利转回心内科CCU病房。
急诊PCI术后,右冠闭塞处恢复血流
此时,
因前降支及回旋支的
严重狭窄病变尚未处理,
陈奶奶仍会反复出现心衰。
经医院心血管内科首席专家蒲晓群教授
(医院心内科专家)会诊
以及家属同意后,
复查冠脉造影
并行前降支及回旋支支架植入术。
手术过程顺利,
陈奶奶的胸闷、气促等不适症状彻底缓解
目前,陈奶奶已顺利康复出院!
健康科普
心梗的6个征兆
一般情况下,心梗发作之前都会存在一些前兆症状,如果及时发现身体的异样,及早发现病情,关键时刻可救命。
1、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突发的、剧烈的压榨性疼痛是心梗的典型症状,并且短时间内(10分钟-20分钟)不能缓解。
2、胸闷气紧、呼吸困难:胸骨后有明显发闷紧缩的感觉,胸口就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喘不过气,持续时间较长。
3、左肩、左上臂、颈部、背部、下颌疼痛:胸部疼痛放射到左肩、左上臂、颈部甚至背部,同时伴有胸闷气紧的感觉,也要警惕心梗。
4、大汗淋漓:胸闷伴有突然出现大汗淋漓,也可能是心梗发生的征兆。
5、晕厥:心梗患者还可能以突发的晕倒和不省人事而发病,对于老年人来说,要特别注意考虑到心梗的情况。
6、上腹痛、恶心呕吐:比如下壁心肌梗死,由于发病位置靠近膈肌,患者可能表现为上腹部疼痛伴恶心呕吐等不适。通常还可能伴有面色苍白、出汗的表现。
一旦发现心梗怎么办?
据统计,约有超过一半的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时并不知道自己可能发生了心梗。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的“黄金时间”是发病最初的分钟,在此时间内,若能及时开通阻塞的血管,心肌可以重获新生。
对急性心梗患者来讲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
请时刻记住两个“”
1.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
2.争取从发病起分钟内开通闭塞血管。
什么是急诊PCI?
急诊PCI是指在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后的最短时间窗内进行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使闭塞的血管得以再通,梗死相关心肌得以及早的再灌注。
急诊PCI手术是目前国际上抢救心肌梗死病人最新、最有效的手段。开展急诊PCI手术后,心肌梗死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将从60%提升到95%以上。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医院心血管内科蒋童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