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火急急需熊猫血救命30岁男子被撞内
7月27日上午10点15分,在紫辰路南三环路附近,30岁的男子白红丽骑电动车被一汽车撞倒,被送往医院就医。因内脏出血昏迷,在重症监护室准备输血时,发现白红丽是A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医院向郑医院求助,但现在都没有此血。下午5时30分,伤者在重症监护室已经6个多小时,一直等不到此血,伤者危在旦夕,家属心急如焚。白红丽的妻子陈家苗,向全市热心人求助,希望此血型的市民,医院献血以救助危难之中的伤者。白红丽妻子你知道吗?大量科学研究证明献血有益健康。可预防、缓解高粘血症科学家们运用血液流变学与血液动力学对血液与献血的关系作了研究,发现坚持长期适量献血,特别是单献红细胞和血小板等有形成分,可使血液粘稠度明显降低,加快血液流速,脑血流量提高,从而达到缓解或预防高粘血症,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可预防、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青岛一位专家曾对名多次献血者、87例高血压者、60例缺血性中风者进行血液流变学的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献血者对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芬兰一研究小组对名42-60岁的男性进行调查,其中献过血的人5年后患冠心病的比例比未献过血的少86%;另一组研究,对献血l-2次的人进行追踪观察,结果仅一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0.%,同期未献血的人中,有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发生率为9.8%,明显高于献血组;美国一心血管病研究小组的研究亦表明,在3年中,献血者(男性)患心血管病的危险仅为未献血者的1/2。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该文还提到,女性因月经周期失血损失了一定量的铁质,故未发现女性的铁含量与癌症发生有明显关系。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要素。可延年益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人(献血者)与同年龄、性别的人(未献血者)作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享有如下用血权利:无偿献血的公民,本人有享受免费用血的权利。无偿献血者(不包括自身储血)累计献血量在毫升以下的,按献血量的三倍免费用血;累计献血量在毫升(含毫升)以上的,终身免费用血。无偿献血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指父母、子女)需要临床用血的,可以按献血者实际献血量等量免费用血。为此,我们发出倡议:积极参加到光荣的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捐一份热血,献一片爱心。郑报融媒记者徐富盈文/图部分综合网络统筹:张浩编辑:程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