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奋斗者他被称为救心医生,公开手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上海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为如今的特大型城市,离不开拥有实干精神的奋斗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平凡却不平庸,兢兢业业地书写着历史。4月8日起,澎湃新闻推出“新时代·奋斗者”系列稿件,向家国追梦人致敬。对于上海市奉贤区的一些居民来说,“救心医生”——医院心内科主任乔增勇的名字犹如救星。曾经,奉贤区的居民一旦发病,必须耗时1.5小时车程,医院救治。年,乔增勇来到奉贤,弥补了区域内的诊疗空白。如今,当地居民一旦有初期症状,通过绿色通道直达,半小时之内即可获规范救治,救治成功率大幅提升。不久前,乔增勇荣膺申城首批“区域名医”。好消息传来,奉贤居民纷纷表示,乔增勇实至名归。医院心内科主任乔增勇。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手机24小时接听病患求助在来到上海工作前,乔增勇以为上海是中国医疗资源最为丰富的城市,奉贤区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但当时,奉贤医疗资源严重不足。本地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唯一的选择就是奔赴几医院,最快也要将近1个半小时。护士告诉乔增勇,医院约有余名冠心病患者,死亡率高达50%,绝大部分患医院。当时,医院在救治冠心病等心内科疾病方面,存在着人才、设备与技术等种种不足,百姓看病转院实属无奈之举。听了同事们的介绍,乔增勇这才意识到,他来这里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于是争分夺秒投入工作,医院无法为老百姓“治心病”的历史。工作一周后,他便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公之于众,为所有患者提供一张“医患联系卡”,叮嘱患者,一旦有突发心脏不适等情况,24小时都可以联系他,他也因此收获了“不关机医生”的美誉。乔增勇(左三)67岁老伯死里逃生年6月27日早上8点左右,家住奉贤区头桥镇的唐老伯感觉胸口有点闷,因为平时身体一向硬朗,就没有太在意,到了10点左右,胸闷胸痛的症状愈加明显,而且开始头晕冒汗。唐老伯预感不对,赶紧给女儿女婿打电话。接到电话,女儿女婿连忙让住在附近的朋友帮忙,驱医院。医院心电图检查发现,唐老伯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便紧急联系救护车转院奉贤区中心。当时已经中午11点,距离老人发病已经3个小时,死神的脚步越来越近。救护车的急救人员在转运的同时,将老人的心电图及相关情况发到了胸痛中心的